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税负只增不减的“错觉”由何而来
农村缘何成为“山寨乐园”?
400变40
碎片化议政如何被吸纳
大片票房悲惨怨不得观众
留影铁道部人们在想什么?
铁路改革,有“名”更要有“实”
“求同”允许“存异”
反腐立法要“快”更要“准”
“公转”“自转”如何一起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片票房悲惨怨不得观众

获得3项奥斯卡奖的音乐大片《悲惨世界》在中国上映后的前期票房仅达《西游-降魔篇》的十分之一,有人评论质疑:一部世界名著,一帮大牌明星,缘何水土不服?他们得出的答案是:年轻人宁打游戏不愿“悲惨”,观众教育程度不够,欣赏水平太差……

这样的反思当然是有价值的,其观点也不无道理,但存有漏洞:全世界年轻人都喜欢打游戏,都忽视传统音乐教育,为何《悲惨世界》在其他地区票房尚可?

出现问题,不调查实证,而是根据几个假设,推理一番便得出结论,难免走入大而无当的误区。以该案为例,年轻人喜欢游戏、欣赏水平差等都是大话题,短时期内没有解决方案,既然解决不了,除了满足一下优越感,这样的归因意义何在?万一找错了原因,怎么自反?

应该警惕,大话题往往会遮蔽解决方案的智慧,造成严重的判断失误。

可以看到,在分析中,人们预设了这样几个前提:首先,好片一定有市场;第二,奥斯卡获奖,明星多,就一定是好片;第三,别的市场反响不错,中国市场应该也反响不错;第四,如果反响冷淡,那就一定是中国观众有问题;第五,中国观众有问题,就应该问责教育、文化、传统。

正是这一连串的应该、一定,得出了“必然”的结论,可事实真的如此绝对吗?事实上,艺术欣赏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与欣赏习惯,如果拍摄一部京剧大片,也是名著加名角担纲,又有多少美国观众能接受?

其实,电影《悲惨世界》与原著差距颇大,人物性格变化过于戏剧化,为炫耀音乐元素,弱化了书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它不过是一部名著包装的商业片,市场不成功,应追问其宣传、品质、市场定位、本土化的责任,怎么能反过来批评消费者?

不否认,应该努力提高欣赏水平,但也不能走入文化自卑的心理中。要看到,今天年轻人虽然经典阅读减少了,但他们视野更开阔,对世界更了解,更有选择的勇气,这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取得的宝贵成果,应予珍重。

事实证明,外国大片来一部火一部的时代早已过去,不了解本地市场特性,拿不出有针对性的产品,遇冷纯属活该。 蔡 辉

大片票房悲惨怨不得观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