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的着力点
如此抽查?
反对奢华浪费和
扩大消费并不矛盾
如何考实考准干部的“德”
领导干部“拍脑袋”
当备好“三个前提”
改作风贵在“改门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改作风贵在“改门风”

熊建华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级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走在前列。从实践来看,做到这一点,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最关键、最重要、最可贵的就是要善于把握好“五扇门”。

一是敢于“敞开门”。现在,有少数政府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身居在舒适的办公大楼,对群众缺乏感情,不能敞开服务群众的大门,有的要么以“我正忙着,无假接待”,要么以“政府只管大事,不管小事”为由,拒绝群众入内,让群众望而却步,这难免不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要在各级领导机关大力倡导“开门办公,公开接待”的理念,特别是建立健全领导接访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确实做到“人民政府的大门随时都向人民敞开着”,让群众有问题时,能找到解决的部门;有困难时,能联系上帮助的领导,能够乘兴而去,心满而归。

二是主动“请上门”。时下,在一些领导机关仍然存在一些“三拍”干部,即:工作“拍脑袋”决策,遇到难题“拍屁股”走人,听到群众提意见“拍桌子”而起等等。这难免不会损害人民利益,让群众看不惯,甚至讨厌和唾弃。因此,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思想,秉持“越开放,越自信”的理念,放下“官架子”,做出“好样子”,像中央领导同志那样,把基层的同志请进大楼里,贴近机关,紧靠领导,倾听民声,特别是在决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坚持做到决策前请群众当面“点题”,对落实决策的效果前请群众当面“点头”,让群众深切感受“被服务”、“被尊重”的温暖。

三是经常“走上门”。当前,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整天忙于迎来送往,就是不愿抽出时间走进基层的门,走进群众的家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患上了“文件依赖症”、“材料依赖症”、“会议依赖症”、“秘书依赖症”、“电话依赖症”,总是靠一些“第二手的东西”抓工作,这就难免不会使一些工作在落实中打了折扣,甚至在落实中落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挑起对人民负责的担子,扑下亲近人民的身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经验学、向历史学、向创新学,以此找对服务人民路数,提高服务人民的素质,提升为人民谋福祉的能力。要提倡“现场办公”、“现场办事”、“现场解忧”、“现场排难”、“现场帮扶”,把实惠送到“田间地头”,把好事送到群众家中,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四是敢进“科技门”。在新的科技时代,一些领导干部表现出一种“不适应”,不愿上网、不会上网或不敢上网,不愿开“博”或开了也不去用,甚至不敢用,结果常常是群众在网上积极建议献策、反映问题情况,自己却在网下无动于衷、不知所措,这既不利提高行政效能,也不利于拉近党群干群距离。因此,领导干部要勇敢地走进“科技门”,努力地学习一些现代科技知识,努力提升利用网络与网民打交道的本领,积极回复网民的提问,采纳网民的好建议,利用网络架起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政务桥”、“感情桥”,在网络行政中闯出一片新天地,展示一种服务群众的好作风。

五是严守“阳光门”。当下,一些服务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一些公职人员“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依然是个较普遍的问题和“顽疾”,这就难免不会让群众“指着政府的大门骂人,戳着一些干部的‘脊梁骨’”,让政府的大门显得不够干净和“阳光”。因此,改作风还必须正思想、正权力、正行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牢记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认清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义务越多。要坚决防止和克服权钱交易、权利交易、权色交易,做到依法用权,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使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符合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使各级政府的“服务门”永远都充满“阳光”色彩。

一句话,改作风贵在“改门风”,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在改作风中自觉、严格、坚决地把握好“五扇门”,才能真正使改作风取得持久深入的好成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