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 上一版3  4下一版
峡窝镇:构筑经济强镇生态靓镇
唐庄乡:5年内实现四个“城市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唐庄乡:5年内实现四个“城市化”
唐庄乡中心社区效果图
未来的唐庄乡

登封市

唐庄乡

简介

唐庄乡位于登封市东北部,与巩义、新密交界,乡域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93个村民组,总人口4.2万人,耕地面积3.5万亩,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3,属于农业、林业、贫困乡镇。面对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唐庄乡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宜业宜居和谐新唐庄,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立足区域优势

谋划美好前景

由于唐庄人多地少,荒山面积大、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居住环境无序、发展后劲乏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唐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乏力的困境。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的提出,为唐庄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唐庄乡按照合村并城示范镇的发展定位,科学、合理、可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调整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的难题,让山区农民在3~5年内实现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四个城市化。

加快城镇建设 实现城市梦想

唐庄地势平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便利,但镇区建设滞后、土地浪费严重,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为唐庄快速改变落后面貌、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

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合村并城工作的要求,唐庄乡在辖区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规划建设3个新型社区,即唐庄中心社区、玉溪社区和张村社区。社区建设用地通过老镇区拆旧建新和土地增减挂钩的方式解决,不占耕地,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全乡27个行政村4.2万群众通过移民、搬迁等形式全部迁居到镇区居住生活,三个社区集聚衔接后,加上流动人口,未来几年镇区将发展成为一个起点较高、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5万人以上的新型城镇。

围绕三大创新 突破制约瓶颈

底子薄、基础差是唐庄的乡情,唯有创新资金运作方式,才能够抓住机遇。

一是创新规划理念。牢固树立建设现代化城镇规划理念,先后组织多家高资质的设计规划院所,为3个新型社区进行布局规划。

二是严格按照“两不、三新”发展定位,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集约利用落实到城镇规划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在镇区拆旧建新的方法整合土地资源,整合以后节约土地5000余亩,在不增加耕地占用的同时,为社区建设和其他项目落地创造了用地指标。

三是创新资金运作理念。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投资拆迁补偿、垫资建安置房,再由政府和投资企业共建居民搬迁社区,并把多余土地让投资企业开发利用,化解投资风险。同时,再通过政策奖补和移民扶贫开发资金,来完成社区水、电、气、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特色园区 发展绿色经济

结合唐庄乡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分工协作等因素,按照合村并城示范镇的发展定位,科学、合理、可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调整结构,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和谐新唐庄。全乡产业布局规划为四个片区,分别为镇区东部工业产业园、镇区西部农民创业园、九龙潭生态文化旅游区、镇区三产服务区。结合四个片区,对一、二、三产业进行重新布局规划,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围绕特色园区,按照“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十二字方针,采取公司+龙头+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打造休闲观光园、精品蔬菜标准园、精品水果种植园、金银花种植园、农业生态观光园等五大特色园区,以花卉林果和有机蔬菜等种植项目为主,集种植、采摘、垂钓、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休闲胜地,并依托中岳嵩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彰显汉唐风韵、山水唐庄的独特魅力,打造田园风情特色旅游。五个特色园区共涉及13个村,总面积9650亩,总投资金额2.43亿元。

通过产业布局规划、三大社区效应和土地流转方式等措施的培育和推进,把全乡3.5万亩耕地全部流转到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进行集中规模经营,让农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能够把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把长期的农民身份转变成为新型城镇职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