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博鳌论坛关注郑州航空港之共襄1/2013-04/08/07/2013040807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南航增加郑州航空港运力投放
郑州航空港
铺就中原崛起“黄金跑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航空港
铺就中原崛起“黄金跑道”

郑州航空港

铺就中原崛起“黄金跑道”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 雪 马 健 文/图

高端客流、物流汇集,巨额投资落户,新城拔地而起,年产值超千亿元的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诞生,作为中原改革发展排头兵的郑州空港,顺天时、得地利、靠人和,为中原崛起铺设了一条“黄金跑道”,装上一台强大的新引擎。

就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要求而言,20世纪的铁路大发展拉出了一座大郑州,在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就是中原崛起引领发展潮流的新“航向”。

“沿海发展靠海港,内陆发展靠空港,要实现内陆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民航运输业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龙头作用。”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视察郑州机场时说。

发展速度的传奇

借助于中原经济区的春风,2012年,郑州机场客货运输快速增长,货邮运输增长47.07%,增速位居全国主要机场第一;客运量同比增长15.01%,增速位居全国主要机场第三,全国排名从第21位上升至第18位。

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共有29家,其中客运航空公司20家,货运航空公司9家,开通国内航线86条,通航城市62个,开通航线达91条(其中国内客运航线72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10条),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和东南亚的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

2012年,郑州机场的客货运输快速增长,摘金夺铜。

货运:逆势上扬

2012年,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一路走低,同比下降2.0%。而郑州机场货运逆势飞扬,高速发展,为普遍遇冷的民航货运带来了阵阵暖意。

郑州机场全年共完成货邮吞吐量15.12万吨,同比增长47.07%!行业排名从第20位跃升至第15位。

2012年,郑州机场的货运两项业务实现了迅猛增长,一是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全年达到4.61万吨,占货邮总量的30.51%,同比增长309.8%;二是全货机运量,全年达到5.59万吨,占货邮总量的36.98%,增长357.28%。此外,郑州机场新引进的国泰、UPS、国货航和南航等航空公司投放了全货机运力,新开辟货运航线6条、新增通航城市10个,开通了郑州至美国安克雷奇、芝加哥和韩国仁川及国内杭州、厦门、呼和浩特、广州、乌鲁木齐等地的货运航线,加密了郑州至欧洲和香港地区的货运航班。

面与面的效益往往大于线与线的利润,在壮大全货机规模的同时,郑州机场还逐步完善航空货运网络。UPS、富士康、国泰、辛克、乔达、顺丰、申通等国内外航空物流和货运代理企业引入郑州,空空中转、空陆联运业务全面展开,初步形成国际和国内航线、航空和公路运输衔接互转的航空货运网络。

客运:快速增长

2012年,郑州机场客运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16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01%,在全国大型机场的行业排名一年增长3名,由2011年的第21位上升为第18位。

2012年,郑州机场经停和中转业务比例明显上升。全年经停旅客量152.22万人次,占旅客吞吐量的13.04%,增长23.31%。全年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42.39万人次,增长34.2%,增速高出全部旅客吞吐量的近20个百分点,国际地区业务也呈增长态势。

“人和效应”的聚集

金杯银杯不如旅客的口碑。对窗口行业来说,让过往旅客感受到温馨、体贴、满意的服务是郑州机场全体员工一贯的追求。

建设航空枢纽 给力航空经济

去年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郑州建设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科学领导下,郑州机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服务更多的经济层面,更好地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2012年,郑州机场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座异地候机楼启用

从去年11月28日开始,从许昌乘机出行的旅客可直接在当地许州路东段(高铁站对面)办理乘机手续,并搭乘机场大巴前往郑州机场登机,实现旅客直通机场安检的“一站式”航空服务。这也是郑州机场的首座异地候机楼,许昌城市候机楼的运营使得郑州机场的服务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也大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二期工程奠基开工

2012年12月19日,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新建44万平方米的航站楼、4.1万平方米的货站楼和一条4F级的第二跑道。建成后,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郑州机场二期工程还将新建27.4万平方米的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建成后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区港联动保互通

2012年,郑州机场还积极推进区港联动项目,机场和航空港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效果明显。

郑州机场在2012年积极引进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企业,增开航线航班,支持空地联运、多式联运,引导航空货运向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一体化方向发展。

机场货站改扩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完成了行业验收初步设计和消防初步验收,有效保障了“苹果”产品空运出港;综保区货站主体工程、室外工程和内部装修均已完工,信息平台项目已完成区港联动信息系统第一期,实现了综保区与机场物流的互联互通。

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郑州空港的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正日益凸显。

依托郑州机场建成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搭建了一个临空产业发展的平台,树立了一个标杆。2012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工业总产值达1265亿元,同比增长168.2%,成为全省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借助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2012年河南进出口总额大幅跃升,经济外向度首次超过1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航空枢纽和产业聚集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民航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航空经济正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发展航空经济,有利于充分发挥民航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先导作用,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的区域经济正因郑州机场的拉动而跃然腾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