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文史杂谈
域外见闻
文明郑州·“非遗”名录
阅汉堂记
随笔
lh324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明郑州·“非遗”名录

新郑黄帝拜祖祭奠

左 文

编者的话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历史上曾5次为都、8代为州,地处中华文明轴心区。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普查发现线索10万余条,其中立项5000余条,不少“非遗”项目十分稀有和珍贵。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40项、市级 118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人、省级21人、市级104人。

我们开设“文明郑州·‘非遗’名录”栏目,目的在于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保护它、传承它……

河南新郑,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建都地。

五千年前,新郑为有熊国。据文献载,农历二月初九,黄帝生于轩辕丘(今新郑市区北关),其后三月初三在有熊国开国立都,肇造中华文明。古代官民为纪念黄帝功德,在轩辕丘旁建轩辕故里祠,在其建功立业的具茨山(今始祖山)风后顶之巅筑轩辕庙,自春秋时起,每年三月初三当地仕民都要在轩辕庙、轩辕故里祠隆重举行黄帝开国建都周年拜祖庆典以示纪念,拜祖习俗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并存公拜和民拜两种形式。民拜史记不详,但从“三月三,拜轩辕”等广为流传的民谚中看出,民拜黄帝习俗久远。据具茨山下长者回忆,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六,山上拜祖先香火极盛,山下兴庙会热烈隆重。

公拜习俗最早见于《左传》记载,郑相子产“兴国君登山拜祖”。文献载,道光十七年,林则徐擢升湖广总督赴任,二月二十途经新郑,到轩辕故里拜谒黄帝。另据清代《新郑县志》和明清时期碑刻显示,官方对黄帝的祭拜接连不断。1992年以来,新郑市政府连续举办十余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规模盛大,影响深远。

新郑黄帝拜祖的价值和影响主要有:一、能让全民共识黄帝是中华民族之缔造者和奠基者,是中华文明之创始者;二、能让华夏子孙有同根共祖的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三、能够重新唤起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人文精神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增强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大和谐;四、对提升新郑、河南形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将起到重要作用。

2007年,新郑黄帝拜祖祭奠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