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文史杂谈
域外见闻
文明郑州·“非遗”名录
阅汉堂记
随笔
lh324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阅汉堂记

汉代说鱼

张健莹

我们的修辞方法自古就有很多,譬如说到鱼。

鱼的图案在汉画像砖里很多,这张图就是双鹳衔鱼。鹳,就是民间说的老等,鹳长脖子长腿,站在水边弯曲长颈吃鱼吃虾。这里边就有隐喻: 鹳鸟衔鱼隐喻生殖繁衍家族兴旺,隐喻拐弯抹角地把事说明白了也把明白的事说含糊了。再细说吧,古代曾把繁衍后代当成人生第一要事,把鱼视为女人的象征,鱼多子,有旺盛的繁殖能力,希望女子的生育能力如同鱼一样,多子多孙绵延不衰。古代说某人是鱼,那是了不得的赞誉,若男子把女子称作鱼,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对象。至今,还有把男子钓鱼视作恋爱求偶的隐喻。

古代的阴阳哲学视女性为阴,水为阴,鱼自然也为阴。鱼戏莲叶被视为美好的事情。汉代一无名氏写下的《江南》,传为千古情诗,诗中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在莲叶间穿梭嬉戏,多么欢快。

汉代的画像砖里以鲤鱼形象出现最多,以红鲤为正宗。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说是鲤鱼跳过龙门就能成龙,还能带人升天,鲤鱼因此变得身价百倍十分尊贵。连孔夫子的儿子都取名为鲤。

除了鲤鱼跳龙门以外,还有鱼雁传书的故事,来自汉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意如何?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诗写得朴素生动感人至深,后来鱼雁传书成了书信往来的象征。

当然先民们尊崇鲤鱼最根本的还是因鱼多子,还是取其繁衍不绝的初衷。

眼下说到年年有鱼,连年有鱼,那只是因为鱼和余是谐音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