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昆明客人考察我市政协工作
引进医疗新技术 她先拿自己“开刀”
我省城乡低保有了最低标准
关于程志明、武国定
同志拟任职的公示
肿瘤防治宣传周
专家义诊进社区
王树山任中共
许昌市委书记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儿科专家尚清:
引进医疗新技术 她先拿自己“开刀”

1987年走上儿科医生岗位的尚清,完全没想到26年后的今天,自己会如此爱这份辛苦的职业。

在医院,救死扶伤、分秒必争原本就是永恒的准则,而身为儿科专家,尚清每天的工作时间表更是排得满满当当。

4月9日,周二,这是尚清全天坐诊的普通日子。

早上7点50分,记者来到郑州市儿童医院儿内科专家门诊,尚清刚从住院部病房查房归来,诊室外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一进门,记者还没来得及开口,心急的患儿家长已经抱着孩子拥进诊室。尚清毫不犹豫,第一句话就是对记者说:“对不起,采访可以晚些再进行,我不能让病人等我。”

当天的第一个患者,是 9个月大、做早产脑损伤治疗后复查的宝宝。

仔细询问病情,让宝宝翻身、抬头、握拳、四肢着力……尚清每一个检查动作都很轻柔,孩子也笑盈盈地十分配合。尚清告诉孩子妈妈,宝宝恢复得非常好,完全达到同龄宝宝应有的行动机能。听到复查结论,宝宝妈妈如释重负、喜笑颜开,连声道谢。

在门外长长的候诊队伍中,记者随口问了几位家长,除了复诊病人之外,其他几乎都是冲着尚清优秀儿科专家的口碑慕名而来。

记者等了近两个小时,诊疗室内的患者换了一批又一批,诊疗室外的队伍却依然拥挤。

120分钟的时间里,面对每一个患儿,她始终耐心如一。询问病史,她语调温和;观察病情,她一丝不苟;诊断疾病,她思路敏捷……

尚清的同事们告诉记者,整个儿内科,尚清几乎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常年忙碌在病房、诊室、实验室。

曾经有一次,医院脑瘫儿童临床治疗引进蜡疗技术,为了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清拿自己“开刀”,在自己皮肤上实验。那一阵子,她的胳膊上、身上常常被烫得红一块白一块。凭着这一份执着,她最终找到了最合适的温度,在脑瘫儿童治疗方面获得不错的疗效。

当医生,有苦有乐。尚清说,最让她遗憾的是脑瘫患儿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最让她牵挂的是那些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家庭经济困难的患儿,最大的愿望是让每个患儿都能得到治疗。

光阴荏苒,26年,尚清始终坚守在诊疗一线,她不知道26年来治愈了多少孩子,她只说:“每一次,当我看到孩子病愈后的笑脸,我就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这份职业我没有选错。”

本报记者 王 红 文 丁友明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