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郑州·“非遗”名录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等慈寺碑

马清贤

等慈寺的故址位于荥阳市汜水镇赵村东南。当地老年人回忆说,等慈寺颓废于清朝末年,但格局和部分建筑还有,后来陆续败落,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才被彻底毁掉,清除砖瓦废料改为良田了。

据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汜水、王村、高村等荥阳市西北一带,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以少胜多的“武(虎)牢之战”。秦王李世民,在这一带用三千五百精兵大败增援洛阳王王世充的河北“夏”王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奠定了唐朝统一中原的基础。数年后,李世民登基,敕谕将双方战死的官兵尸骨一并掩埋,为超度他们的亡魂,在这里建立了等慈寺。等慈之名,是歌颂皇帝以平等的慈善之心对待敌我双方阵亡将士的。

等慈寺建成后,颜师古奉诏撰写了《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碑文,题为《等慈寺塔记铭》。碑高4.7米,宽1.53米,碑额九字是阳文篆书,碑文为魏书,正书32行,每行65个字。此碑北魏遗韵尚存,但无北魏之怪肆,唐楷法度,中和咸益,古朴雅秀,实为入俗出俗之妙品。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三绝(石头绝、写得绝、刻得绝)的美誉评定它的价值。据晚清翰林院大学士赵东阶(原荥阳县南周村人)所记,此碑当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之后所立。碑文详细介绍了李世民在汜水之战及修建寺庙为阵亡将士超度亡灵的情况。

《等慈寺碑》没有记载立碑年月及书写、雕刻人的姓名,但颜师古是初唐的大学问家,又精于书法,而且后来他的五世孙中又出了个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以,行家认为碑字也是出自他的手笔。杨守敬的《平碑记》上说:等慈寺碑之书法“结构全法魏人,而姿态横生,劲利异常,无一弱笔,堪与欧虞抗行”。“欧虞”是指唐初四大书法家中的欧阳询和虞世南。据当地老年人说,一直到民国时期,全国各地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专程跑到这里,涂墨铺纸,捶打碑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