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里斯本夜车》
寻找战友
空灵与宽容
寄情寄畅园
人生的提醒
qhq3350
qhq335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寄情寄畅园

王 莉

终于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了,便计划着要去惠山古镇看看那个胖墩墩、满脸福相的大阿福。谁知到了惠山,却在一个绵绵细雨的早春下午,闯入了寄畅园。

寄畅园,一个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南国小园,像一个风情绝代的南国女子,静寓于“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脚下,当你慢慢地走近她,细细地观赏她,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被她征服。

寄畅园的前身叫“秦园”。它的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秦金曾在明嘉靖年间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告老还乡后,为颐养天年,购惠山寺“南隐”、“汇寓”两僧舍,垒山凿池,移花种木,营建别墅,名“凤谷行窝”,“小结吾庐阅岁毕”,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到了明万历十九年,第三代园主秦燿官场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延请名师造园,在“凤谷行窝”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并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句中的“寄畅”两字,命新园为“寄畅园”。寓意归隐山林,逍遥自在。

走进寄畅园,不说园中的景致作为明清园林的最高代表,如何展现“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也不说康熙、乾隆祖孙俩对寄畅园的喜欢,六下江南六进园,康熙题写“山色溪光”刻石,乾隆回京仿此另建“谐趣园”。不说园中珍稀花木的郁郁葱葱,千姿百态,也不说“山水有清音”的八音涧如何巧夺天工,精妙绝伦。当你踏过七条石板铺成的七星桥,踱进三面环水的知鱼槛,慢慢地在栏板上坐下,人便融入面前的山山水水之中。

知鱼槛是建在锦汇漪上的歇山顶、方亭式水榭。坐在知鱼槛里,透过锦汇漪水面,你会看到对面的山。说是山,其实是高不过四五米的假山,却因造园师凭着“借得青山不用还”的高超技艺,把园外的真惠山与园中真石头堆叠成的假山连为一体,山在园中,园在山中,便使你觉得眼前的假山既不孤立也不矮小。以为原来它就在这里!

午后的细雨,慢慢地飘着,静静在落到湖里,无声无息,湖中的鱼儿在游弋,或独或群,乐还是不乐,不得而知。我凭槛观鱼,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怡然自得,我是快乐的。园子的主人,也曾在此观鱼,湖中的鱼儿是否也给他们带来了欢乐!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一段有趣的哲学对话——庄子说:“水中那从容游着的鱼,是鱼的快乐。”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两千多年过去了,两位前贤的争论好像还没有定论。我非鱼,也非庄子,不知这“锦汇漪”中的鱼儿是否也快乐?

锦汇漪南北长,东西狭,面积不足三亩。 池水不深,亭台楼阁和树木花枝的婆娑倒影中,鱼儿时隐时现,摇头摆尾,悠然自得,看起来其乐无比。然而,这只是我以游人之心度鱼儿之腹罢了。风平浪静的小小池塘里,鱼儿在此是否有气候相宜的舒适?是否有饮食无忧的快乐?是否会有不能“海阔凭鱼跃”的困惑?或者还有不能一跃成龙的悲愁?我不是池鱼,不知鱼儿的所思所想。听说有人曾感慨,笼子中被抽取胆汁的熊看上去很舒服。君非熊,安知熊之乐否?

繁华世界,人生万象。君非我,我非君,怎知彼此的喜怒哀乐。那些在“堵城”中急得按喇叭、赶着挤公交、出门要带三层口罩的人,怎会体味在原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伸手能把星星摘下来的闲适?生活在水泥森林里,国产奶粉不愿让孩子吃、进口奶粉孩子没得吃、整天担心食品安全的人,怎会懂得在乡下的田垄里随手拔出一根胡萝卜,在衣襟上擦两下就放在嘴里“咔嚓、咔嚓”的滋味?卡拉OK里拿腔作调的人,是否也有在天高地旷的山冈上随兴吼一嗓信天游的惬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有千万峰,高、缓、峻、奇各不同,水有千种态,江、河、溪、泉各有形。山有山的厚重,任你指指点点,笑而不语,水有水的境界,随你船来桨去,痛而不言……

“喵”不知什么时候,一只小花猫进了知鱼槛,在我的脚边蹭来蹭去,它是这园子的主人,还是这亭子的主人?或者都不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但我知道,这小精灵在提醒我,天不早了,该走自己的路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