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掌故
文史杂谈
绿城杂俎
新书架
散文
郑邑旧事
lh369
lh35169
lh36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邑旧事

祭城本末

刘文泽

祭(郑州地区念zhà)城,又名祭(zhà)伯城,原址在今郑州城区东北东风路与祭城路交会处西北角,因周公姬旦的儿子祭伯受封于此并建城而得名。昔日,祭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城墙高大,城河环绕,黄土裸露,夯层分明,荆棘丛生,地势险要,可惜在“文革”中毁于一旦。虽然如此,有关它的纪事本末仍记在人们心中。

据《史记》载,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后,褒封宗室子弟、功臣等。如:封吕尚(即姜子牙)于营丘(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是为齐国;封弟姬旦于曲阜(治所在今山东曲阜市北古城),是为鲁国(实际是姬旦长子伯禽);封弟姬鲜于管(治所在今郑州老城区),是为管国;封弟姬度于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后移至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芦冈东坡上),是为蔡国;封弟振铎于曹(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是为曹国;封弟姬武于成(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后移至今山东鄄城县东南),是为成国;封弟姬处于霍(治所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是为霍国……又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邶(治所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是为邶国,但只能享受邶国供养,不得亲治邶国百姓,并接受姬鲜监督。不久,姬鲜令武庚禄父到管城东郊筑城居住,是为依(殷)城。不数年,姬鲜、姬度疑姬旦之为不利于周成王姬诵,乃串通武庚禄父子周成王元至三年(前1063年—前1061年)犯上作乱,姬旦奉命东征,于前1061年诛武庚,杀姬鲜,放姬度,管国亡。为加强对东方夷族的控制,周成王对姬旦的儿子们大加封建。如:封伯禽于曲阜,仍称鲁国;封凡伯于凡(治所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是为凡国;封伯龄于蒋(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西),是为蒋国;封靖渊于邢(治所在今邢台市),是为邢国;封姬茅于茅(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一说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南修武县境),是为茅国;封祭公于胙(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胙城),是为胙国;封祭伯于祭,是为祭国,原管国地域一分为二,西南划归郐国(地域在今河南新密市一带),东北划归祭国。

想当年,祭城四周风光秀美:东南8公里之圃田,锦田绿秀,狐兔出没,周宣王姬静多次来这里游猎,赋诗;南5公里之古城,乃昔日之依(殷)城,也叫太子城、庚王城……楚庄王熊旅十七年(前597年),为争夺对郑国的控制权,晋国大夫荀林父曾率师大战楚军于此;西南10公里之凤凰台和西南5公里之八里湾村一带,史称东湖,草木花鸟、亭台楼榭无所不有,素有“十里熏风三尺水,红云擎出翠云香”之誉;还有仆射坡(又名广仁池)、晋王庙、祭城西北角之点军台等等,都是文人、学士、游人常到之处。

3000多年来,祭城非同一般:春秋时期,祭城为郑国之北方重镇;郑庄公时期,祭城为郑国大夫祭足(又名祭仲)之封地;清咸丰年间,对城墙予以重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起,以祭城命名的最高政府就有了区一级的建制,后又依次易名祭城乡、祭城人民公社、祭城乡、祭城镇、祭城办事处。先前归郑州市金水区,现归郑州市郑东新区。

如今,祭国都城连个皮毛也没有了,但品味祭城脉络、村民细说和风土人情,倒给凭吊者不少怀古、欣喜和憧憬之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