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暨郑州1/2013-06/20/05/20130620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基层党建 亮点纷呈
上水平 有突破 见成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区组织工作
上水平 有突破 见成效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建慧在中原区委书记赵书贤的陪同下,调研中原区基层党建工作。
组工干部深入联系点调研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杨春晓

常规工作上水平

重点工作有突破

创新工作见成效

今年以来,中原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围绕建设“三型”党组织目标,坚持持续与创新并重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坚持育选与监管并重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抓好人才发展工作,坚持忠诚与活力并重抓好系统自身建设,确保常规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见成效,不断提高全区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新中原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持续与创新并重,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建设“三型”党组织的目标,一手抓持续,一手抓创新,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是以“五有一创”为抓手,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区属基层党组织都建强了党务干部队伍,投入了足额的党建经费,建设了高标准的活动场所,成立多类型的志愿者队伍,健全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全区共配备党建专干751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642支,开展服务活动2200余次,投入经费300余万元,打造了高标准党员服务场所130余个。二是以“红网先锋”为牵引,服务于网格化管理。建立了与街道、社区、楼院三级网格相配套的街道联合工委12个、社区党建联席会151个和门栋党员活动小组1727个,帮助居民群众办实事好事1500余件,为党的各类资源融入网格、发挥作用建立了组织平台。三是以载体创新为平台,推进各领域党建。着眼农村党建特点,创新性地开展“一定三评”活动,实行公开评议181场次,解决村级事务105项;着眼共驻共建,深化“一承诺两评议”活动,有293家驻区单位党组织承诺事项820余件,12000余名党员在居住社区亮身份作承诺;着眼非公党建任务,强力实施规范化管理,共选派党建指导员161名,成立非公党组织60家;着眼机关特点,创造性开展“贯彻十八大,机关走前头”活动,党员作承诺3720余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次。四是以“学党章强党性”为契机,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了“十个一”活动,拿出专项资金7万余元,购买《党章》、党徽16000余套,下发全区各级党组织;建立“红色网络家园”10家,开辟网络学习专栏5个,摄制电教片4部。在党员的发展和管理方面,坚持重谋划与严入口相结合、摸底数与强管理相结合、找短板与求突破相结合,不断提升了全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育选与监管并重,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队伍为目标,狠抓干部的选任、培养、管理和监督。一是大力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对领导干部德的教育、考核档案,实现对干部德的教育考核制度化。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实施《中原区重大问题集体议事决策制度(试行)》,建档率达到100%。二是全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扩宽培训渠道、优化培训质量。注重到知名高校组织高端培训,5月中旬组织全区各单位党政正职60余人到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12天的培训;依托“一竞双争”、“中原论坛”,请专家、聘名师,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全区干部轮训率达到100%。三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加强对重点人群、关键岗位的管理,实施干部队伍管理动态化,严把干部“进口”,畅通干部“出口”。3月份采取“一推三考”方式选拔了37名法检系统科级干部,使一批干得好、素质好、品行好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调整后的干部队伍功能和结构不断优化,营造了务实重干的工作氛围,在全区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四是强化干部动态管理监督。实行分级、对口、扇形谈话制度,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活动,通过谈话了解干部工作、发现干部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管理奠定基础。干部监督实现了方位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拓展,空间由工作圈监督向八小时外监督拓展,处理方式由注重查处惩治向教育诫勉拓展,实现规范工作和关心爱护、教育挽救干部的目的。

——培育与引进并重,抓好人才发展工作。按照“用足用活、盘活总量、本地培养、适度引进”的原则,做好全区人才工作。一是广泛调研,掌握底情。为了掌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成立了急需人才调研小组,到区属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走访,多次组织召开急需人才调研座谈会,深入了解各单位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支柱产业中所急需的人才类别、数量、条件等情况,准确掌握全区人才需求情况,为人才培养和引进奠定了基础。二是广泛培育,发挥作用。在区人才聚集单位设立4个人才工作站,明确了人才工作联络员。利用区技术培训基地,加大对人才的培育选拔。已举办特色培训26期,选拔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名,充实全区人才信息库100人。三是广泛引进,充实队伍。利用辖区人才市场和高校资源,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需求,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引导高层次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实现人才与产业、与项目融合对接。四是广泛服务,营造环境。研究制定人才引进服务实施意见,从引进人才最关注的落户、子女就学、住房保障、医疗保障、贡献奖励等方面,明确提出具体的服务项目,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形成建设新中原的人才竞争新优势。

——忠诚与活力并重,抓好系统自身建设。围绕广大组工干部强党性、提素能、转作风,加强对组工干部忠诚教育。一是以“忠诚于党”为主题强化组工干部的党性修养。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加强对组工干部的党性教育,开展了“为什么要忠诚、忠诚是什么”讨论会、“忠诚——组工干部的灵魂”主题征文、“学党章——做最忠诚的组工干部”主题演讲比赛、警示教育等活动,提升了组工干部忠诚于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区围绕忠诚教育组织学习26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300余篇,召开座谈会150余场次,开展警示教育30余场,上报征文160余篇。二是以“忠诚于事业”为主题强化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中原区把组工干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作为组工干部忠诚于事业的保证。区委组织部狠抓实践历练,开展组工干部“1+N”帮带、“双对接”、业务轮讲活动等,提升了组工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区组工干部共结成帮扶对子84对,挂职历练46人,化解基层矛盾6起。三是以“忠诚于人民”为主题强化组工干部作风转变。中原区突出“忠诚于人民”的活动主题,加强与基层群众联系,大力开展“组工干部联系基层”、“组工信访预约登门”、部机关“开放日”等活动,促进组工干部作风的转变,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的公信度。截至目前,全区组工干部共结成联系对子284对,深入联系点开展指导、督查160余次,帮助制定措施190余条,解决问题170余个,为党员、群众办实事260余件。组工干部成为“对党忠诚、公道正派、勤奋敬业、廉洁自律”的表率和标兵。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