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领导干部转变文风的着力点
教育咨询实践中
应把握的原则和方法
让群众情结在心里扎根
照镜 正冠 洗澡 治病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
业务素质的途径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
业务素质的途径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

业务素质的途径

“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加强档案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人员专业技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

1.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档案事业。

2.从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劳动强度大,但又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档案人员要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3.要爱岗敬业。要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4.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的经济价值、市场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超前服务、主动服务意识,了解信息需求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必须具备较高的保密意识。档案人员肩负着保守机密的重任,必须守口如瓶,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能做的坚决不做,不随处摆放带密级的文件、资料,不擅自允许闲杂人员进入档案库房重地等。

二、重点提升档案人员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1.提升业务素质。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服务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的工作。因此,作为档案人员除了要掌握归档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还要知晓文秘学、历史学、目录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并贯穿至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继续教育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直接途径。档案人员只有经常参加系统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增强创新能力。要突破档案工作的瓶颈,首先思路要创新,树立档案工作由事后收集材料变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其次,管理模式要创新,更新立卷制度,改进工作手段,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能够发现和发掘档案,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档案的价值。

三、侧重档案人员的自身能力培养

1.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档案人员的协调能力的发挥常常与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密不可分。为了做好档案工作,档案人员要熟悉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内容,与有关人员接洽、联系。

2.写作能力。档案人员有一部分工作直接与文字打交道,如撰写大事记、年鉴等,必须具备较高文字组织能力,有了一定文字水平,才能胜任档案工作。

3.数字化管理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在档案工作中越来越重要。未来档案管理部门提供给利用者的将不再只是纸质档案,而是大量的电子文档,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注重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四、健全奖惩分明的机制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竞争,档案管理部门与单位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对比,工作得不到认可,缺乏成就感,这极大地制约了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1.单位要改变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认识,树立“档案管理也能出效益”的理念,将其置于与其他部门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部门内部要建立以“竞争、激励”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引导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行为。

2.激励包含奖励和惩罚两个方面,实践中,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 改变档案部门人员“铁饭碗”现状,实行公开、公平竞争上岗,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对作出贡献、业务能力突出等人员要给予提拔晋升、资金奖励、精神鼓励等。

3.要制定细致的考核标准,从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创新成果、安全保密、业务操作、管理水平、学习成效、工作作风等多方面进行评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设立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科学的考量,确保考核结果公正、客观和公平,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朝着可持续的方向良性发展。许丽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