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荥阳窨井盖 好潮
老年人要学会自己找幸福
电动车加篷隐患大
交警建议尽快拆除
大学生踏上“红色之旅”
照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年人要学会自己找幸福

本报记者 安群英 王影 聂春洁

核心提示

常回家看望老人的规定写入法律,是呼唤子女和社会给予老人更多关爱。同时,营造快乐的晚年生活,老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安排。儿女绕膝,是一种幸福,鼓励孩子干事业,对社会有贡献,也是一种幸福。老人要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把时间安排得丰富有趣,子女在不在身边,也会一样健康快乐。

9日,本报新闻调查《儿女绕膝 幸福感最持久》一经刊发,引起了读者的热烈讨论——有人说,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好事;但要有一个快乐的晚年,也需要老人自己开启。昨日,我们采撷了一个个“幸福老年”样本,希望能给老人一些生活启示。

幸福样本一:“摄影迷”当上小学老师

今年66岁的杨如建,虽然和女儿女婿一家生活在一起,但老人也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兴趣爱好。刚一退休,他就重拾起自己的兴趣爱好——摄影,整天背着一台专业相机,积极走进社区、走进居民楼院,用镜头“定格”社区中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身影。

最近1年来,杨如建更加忙碌了。他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了“用武之地”:每逢周三,他都会背着一个相机,抱着一摞影集,走进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的教室,认认真真地当起一名摄影老师。提起他的“摄影课堂”,杨如建言语间洋溢着幸福。他说,偶然的机会,他听说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和社区联合,为孩子们开办“兴趣课堂”,每周为学生们带来两小时的兴趣学习时间,他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毛遂自荐。

如今,社区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少不了杨如建忙碌的身影;学校的讲台上,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求知的眼神,心情就无比激动。大家都夸:“啥时候也缺不了杨老师。”

幸福样本二:花甲老人喜领大学文凭

家住金水区俭学街社区的花甲老人张民安的幸福是,3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通过自学“啃”完了40门大学课程,获得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颁发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活到老学到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张民安说。

张民安因心脏疾患提前退休。退休后,一副热心肠的他,在家里根本待不住,2004年应聘成为一名社区调解员,并建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民安调解工作室。“当时觉得身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很多,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萌生了上大学的想法,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张民安笑着说。

张民安是社区里的“名人”,谁家有了纠纷,谁家有了难题,都第一个先想到他。正因如此,他的生活也变得更忙碌、更快乐了。“我现在每天比孩子们还忙碌,孩子们还常‘抱怨’,想见我一次都不容易。”张民安笑着告诉记者,他很享受这种忙碌的快乐,他找到了自己的“夕阳红”,儿女也为他高兴。

幸福样本三:八旬老人当起农场主

“卖嫩菜嘞,卖嫩菜嘞,一块钱一把,又新鲜又便宜……”在伊河路华山路附近,83岁的王老妞娴熟地蹬着三轮车,热情地吆喝着招揽顾客:“闺女,我的菜都是自家种的,买了准保没错,你瞧,这些都是我的老主顾了。”

王老妞家住在岳寨庙,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如今连重孙子都已经结婚了,她在家里都是祖母辈的。“孩子们都非常孝顺,并不缺钱花,但总是闲着吃啥都没胃口,身体也大不如前。”王老妞说,恰巧家里有个小院子,便开始种菜了,“自己种菜自己卖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防病治病和健身。”

在老人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大片菜园子,从浇种到除草,都是老人自己亲力亲为。老人的孩子告诉记者,起初他们都不同意老人的做法,但是时间久了,看到老人身体和精神反而越来越好,也就不再阻拦了。如今,老人每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早上7点早市卖蔬菜,下午打理菜园子,忙得不亦乐乎。

幸福样本四:老人的“火车垂钓之旅”

88岁的祝子清,与同龄的老人相比,他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是一位独居20多年的老人,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

“这都是垂钓的功劳。”祝子清老人告诉记者,他曾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是一名六级伤残军人,他和老伴儿在郑州成家立业,后来老伴儿因病过世,祝子清始终走不出悲痛,一群老战友想方设法开导他,“没想到,歪打正着让我和垂钓结下了缘分。”

作为一名有20多年垂钓经验的爱好者,祝子清毫不谦虚地夸赞自己是一个“垂钓专家”。聊起垂钓,他笑呵呵颇为激动地说,郑州周边的垂钓地,他都已经玩个遍了,从10多年前,为了垂钓,他独自一人背着七八十斤的全套装备,登上了通往信阳的火车、湖北的火车……开始了他的火车垂钓之旅。

他告诉记者,出去一趟就是十来天,钓鱼的时候常常废寝忘食,一坐就是12个小时,每次回来都是满载而归,总是把钓回来的七八十斤鱼分给周边的邻里街坊,“那心里叫一个美。”

祝子清感言,垂钓让自己收获了乐观的心态、健康的体魄。他还有一个梦想:“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让自己足迹走得更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