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贫困先心病患儿家庭
快去报名申领救助
“两代人活动站”
暑假再度开班
我省打造“明星”文企
为省停车费伪造警官证
郑州一男子获刑罚
饭店燃气安全否
我省开展大检查
豫苏大学生志愿者
为留守儿童送爱心
今年全省再增20万创业人才
市县金融生态环境将评级
社区自治家园“花”开灿烂
我市全产业链监管食品安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社区自治家园“花”开灿烂

社区自治家园“花”开灿烂

(上接一版)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她所在的农业园社区经四路四号院下午6点半要进行居民选举大会,她早早地就请假回来了,这样高涨的参与热情足足让社区工作人员喜中有惊。

自治就意味着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又意味着发动群众。仍以农业院社区为例,摸底调查、推选户代表、召开选举大会实现了一句多果效应——“原来门对门,见面不相识。手拿大哥大,见面不说话。比邻若天涯,楼内无知己。”社区主任刘立平脱口说了几句顺口溜。但现在不一样了,“草根领袖”脱颖而出;社区时尚达人应声而来,流动党员有了家,干活不愁没人来。

如果说从“单位人”转身为社会人是一次刚性转换,是一个必然过程,那么,从社会人嬗变为社区人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推手,需要一个平台。

花园路街道在推进“社区自治家园”建设中搭建了发动群众的坚实平台:大力开展“九在楼组”活动(学习在楼组、健康在楼组、清洁在楼组、和谐在楼组、诚信在楼组、平安在楼组、奉献在楼组、欢乐在楼组、关怀在楼组),“九在楼组”几乎涵盖了社区自治的全部事务,而且也让众多的社会人变身为社区人,露露脸、显身手。

居民自治 激发社区管理创新力

如果说,社区自治给省供销社区纬四路10号院带来的是雪中送炭,那么,对于通信社区而言,社区自治则让他们的家园锦上添花,引擎就是群众的创新力被激活。

先看一看通信社区的“楼道文化”。纬五路13号院2号楼是一栋有28户人家的点式楼,住户中基本都是双职工,平时工作比较繁忙。

党小组长、退休教师张美荣和楼栋长赵景瑞俩人一拍即合:如果能为他们创造一个漂亮、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劳顿一天回家时有一个好心情该多好啊。

于是,他俩先把家里的小石桌放在了楼道里,并且摆上了盆花、小书架和小凳子。把楼道布置成了一个可以休息、看书的“微客厅”。创意的链条继续加长,他们又自费买来涂料,请人把楼道刷白,借鉴复式楼的装饰方法,一口气儿用装饰画和贴画从一楼到七楼进行美化。

装点“楼道文化”,居民们从看客变成主人,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搬出自家盆花。走在装饰得漂漂亮亮的楼道内,居民们特开心、特自豪,有的给楼道拍照片,发到网上,发到微博上,更有的还邀请亲戚们过来参观。

现在,在纬五路13号院,别具一格的“楼道文化”已从一栋楼扩展到5栋楼,而且,别的居民还在央求:“赶快打扮打扮我们那栋楼呗。”

再说说他们的互助养老模式。通信社区的老街坊互助队不失为居民自治的一大创新,而独一无二的特色还在于,低龄老人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送报、买菜、打扫卫生、陪护等义务服务。今年73岁的周秀芳腿疼、腰疼等疾病缠身,于是,64岁的老党员张美荣成为她的好帮手,给她送饭成为张美荣的必修课;82岁的苏景瑞,姑娘在外地,老先生成了空巢老人,于是,66岁的老党员李秀真成了他的“编外保姆”,长久的呵护与关照使得苏老先生形成了“依赖征”,每次离开家门都要跟李秀真“请假”……

远亲不如近邻。怪不得苏景瑞等老人直发感慨:“我们现在天天有人管,有人问了,自己安心,不在身边的儿女也放心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