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安装使用探头不该如此随意
群租属无奈 禁令是空话
不能以保护乳品业为由掩埋牛奶丑闻
政府岂能因婚礼放假
受贿20万元
退赃30万元求轻判
买萤火虫放生
改善不了环境
不要让乘客伤身又伤心
三公经费
只晒晒还不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买萤火虫放生
改善不了环境

买萤火虫放生

改善不了环境

近日,青岛中山公园为了让市民在城市里看到“萤光闪闪”的曼妙夜景,从广西引进了一万只萤火虫。然而这些美丽的小虫仅在青岛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园方表示,一直到8月25日,每周都会从广西补充5000只萤火虫。青岛市有关动植物专家认为,萤火虫从城区消失,是因为其生存的大环境不复存在,买萤火虫的钱不如用来改善环境。

从“青岛山坡栽树糊弄谁?树苗一碰就倒,成片死亡”;到“为了增强生态效果”和打造“森林城市”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种树行动,甚至于海边也要种大树,最终因“太多网友有意见”而叫停;再到今年公园大量引进萤火虫,青岛这座海滨城市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一方面,青岛似乎一直在努力改善城市生态;另一方面却采用了不尊重昆虫植物生态的方式。

萤火虫生长于有水的地方、湿润的环境、没有光污染的暗夜、茂密的草丛、自然的植被环境当中。有植物保护专家指出: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换句话说,如果萤火虫在地球上消失了,足以证明生态环境已经十分恶劣。从这个角度看,青岛引进的一万只萤火虫在3天内死掉一半,已经说明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但是,青岛似乎犯了当下诸多城市的一种通病——对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混沌不清,表现出破坏与追逐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在城市规划上,原本一块完整的生态环境,被道路、住宅等建筑分割吞噬,甚至是圈进商品房开发地块,成了房地产商高价售房的噱头;另一方面,却又在努力地移植花草树木,打造街头花红柳绿的景观,装扮城市的生态与生机。生态保护如此,历史文物保护亦然,二者如出一辙。

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似乎都需要寻求文化软实力的内源性支撑,也都需要以动植物的栖息茂盛来表现生态、生机与宜居。有了足够的资源与资本,才想起重拾城市的历史与宜居的生态,这本就表明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遗失的太多。但更为遗憾的是,太多的时候不是在反思,从根本上去补救与偿还,而是简单地移花接木,装饰出一个貌似有厚重内涵和花红柳绿的外表。这种现象几乎司空见惯,只不过,引进萤火虫的青岛,将其推高到了夸张与极致。

一座萤火虫无以生存的城市,即使每周引进大量萤火虫“放生”,也掩盖不住在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等诸多方面的短板。城市的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理性地敬畏,更需要权力归位。日前有媒体报道,环保部门在雾霾治理中同时存在着“监管越位”和“监管缺位”的现象。其实,在城市生态保护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公权力需要尽早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回到尊重自然与生态的本源上去。否则,即便种得活移植过来的景观树,却救不活引进过来的萤火虫——靠引进萤火虫注定完不成城市的生态再造。 燕 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