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当代经济学人的使命
发挥基层党建在“三大主体”工作中的统领作用
在增强廉洁政治建设的主动性上下功夫
产业集聚区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集聚区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马锁文

建设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省“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我省长期落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2012年年底,我省已有180个产业集聚区,投资规模已达万亿,产业集聚区的投入资金已占全省投资规模的50%,就业人数也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可见,产业集聚的力量正成为带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器。但我省今天要建设的产业集聚区与以往的产业集聚有所不同。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凸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产业集聚区的认识

在调研时,基层同志这样反映:建设产业集聚区还不是等同于过去的开发区?划片地,去招商,只要人家愿来,如何许诺都可以。至于以后企业好坏就另当别论了;还有同志反映,我们这里一没资源,二没优势、三没基础,想形成工业集聚区谈何容易?有些人觉得搞产业集聚区全靠政府扶持,政策优惠。在调研中,还出现不少同志谈起对产业集聚区的认识时竟不知产业集聚的真正含义,把产业集聚当成招商引资、建厂圈地,等等。这些对产业集聚的片面认识既影响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又影响了产业集聚的发展。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产业集聚区调研时指出:产业集聚区不同于工业园区、开发区。它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区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的功能区。我们认为,产业集聚区既不是简简单单地招商引资,也不是随随便便地圈地划地,更不是某个地区部门领导的形象工程。它是先进产业集中区,现代城市功能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也是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同时它的主要特点是布局集中、产业集群,资源节约、功能集合。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真正深入领会和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开展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部署和决策,不从思想上提高对产业集聚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要做好此项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科学布局,加强产业集聚区的前瞻规划

产业集聚区,既不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又非不论种类、行业,不讲环保、不计长远、一哄而上项目,搞投资。产业集聚区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产业是中心,聚集是目标,集约是条件,集聚才是根本。我们不能走过去那种大轰大上,不计成本,不拒污染,不联系区域经济,不顾及地区优势的上项目,追热点,求政绩。这上面我们有着很深刻的教训。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破瓶颈,才能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产业集聚规模要适当。不贪大,不求快。适合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适合调整当地经济结构的,适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适合就地转移就业压力的,适合节约集约的,应成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条件。

要科学谋划。当产业竞争力对产业集聚形成盲目依赖时,地域产业发展便可能出现新的盲目性。可能在别的地区飞速发展的产业,并非适用于我们这里,在其他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产品,也并非全都可以照搬照学的。“大而全”失败的案例举不胜举,如我们产棉大省棉纺行业的衰落等足以说明:科学谋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是做好产业集聚区成功的前提。

三、发挥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区良性发展

从国外的汽车城市(美国底特律),飞机城市(美国西雅图),科技电子城市(美国硅谷),到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的家电制造、小商品物流集散地,出现了很多诸如“一市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品牌效应。产业集聚就是在一种大的范围内,生产出的某种产品的同类企业集中效应。而与这些企业密不可分的更是那些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发展的相关服务业。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广东率先形成了这种富有地域色彩的“块状经济”,这种集聚效应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有些产业集聚的乡镇经济可达到上亿甚至几十亿规模。中国的经济也正是靠这些原始的集聚产业而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也正是由这些自然的产业集聚而遍布世界各地。产业集聚区的力量是庞大的。

产业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优势,更离不开当地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郑州西开发区的高科技产业集聚,漯河食品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等足以说明,优势是先天的,更是人为的。借势而为,顺势而上,抓住机会,利用优势,才能搞好产业集聚。我省既有十分便利的交通资源、巨大的原材料资源、丰富的文化底蕰资源和庞大的市场资源优势,但同时又有产业集聚数量偏少,产业规模偏小,高素质人才队伍缺乏,基础设施不匹配,融资较为困难等众多不利因素。我们面临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良好机遇。我们还具备劳动力资源充足,经济结构急需由小农经济向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转移的良好优势。这些,都为我们因地制宜选择那些适合我省经济发展如高新技术、资源深加工项目等产业来为我们发展产业集聚区提供坚实基础。

四、搞好协调,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各项服务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谈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时指出:外来投资者,初来乍到,我们要真诚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

服务优劣是关乎产业集聚区成败的重要因素。没有软实力,何谈硬功夫?我们要壮大产业集聚区,优化环境,协调服务,完善设施,科学引导,及时解决产业运行中的难点、矛盾。做好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协调,不仅是地域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民生、实现中原梦的具体体现,也是检验领导干部能否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关键所在。

(作者为荥阳市委书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