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阅汉堂记
文史杂谈
随笔
市博精华
小小说
lh3716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不求甚解的境界

宋宗祧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称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人生的一个境界。

读书,读懂了就可以了,一定要往深处钻,就觉得迷茫了。就像一个很熟悉的字,对着看半天,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越琢磨越觉得不像……

读书如此,阅人亦如此。一个人刚看是人,盯着看就成了鬼了。

清代李密庵的《半字歌》说:“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今人编的《半字歌》说:“半痴半聋半糊涂,半真半假半疯癫”。这个半字当然不能机械地“甚解”成50%。它不过告诉人们如何把握人生的“度”,即宁可不足,勿使过之。什么事一旦过了头,就走向了反面。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不要什么都追根刨底。特别对人,有个了解就行了,千万不要搞什么别出心裁的考验啦,试探啦,然后机械地对人做出总结: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最后得出结论:是个什么样的人,君子,小人,泾渭分明。甚至把人看死了,认为谁就不是干什么的材料,成不了气候,等等。可以说,在对人的认识和使用上,不求甚解是大智慧。

西汉刘向的《说苑·复恩》有一则楚庄王绝缨的故事。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一直喝到天黑了,还点着蜡烛继续喝。正当楚庄王的一个宠妃在大臣席上敬酒时,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儿调戏庄王的宠妃,宠妃机警,一伸手把这个大臣的帽缨扯了下来,并跑到楚庄王那儿说出了这件事,请求楚庄王点灯追查。楚庄王说:“是我请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因此羞辱大臣呢?!”马上命令群臣说:“大家都把帽缨摘下来,喝个一醉方休!”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打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我的德行不够高,从来没有重视过你,你为什么这样奋不顾身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我就是那次宴会上调戏美人的人,大王您宽宏大量,不但不治我的罪,还保留了我的面子,因此,我早就下定决心要报效大王,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据说这位大臣叫唐狡。

也许,“求甚解”的人能成为学问家,但“不求甚解”的人一定能够成为哲学家、政治家,甚至大政治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