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霞 文 李 焱 图
美丽人生
火车是不少旅客出行的首选,卧铺车厢的床单被褥是否清洁卫生、这样一个流动的“家”能否让旅客放心?近日,带着众人的疑问,记者冒着高温走进郑州铁路局郑客洗涤厂,探访每天10万件列车卧具清洗消毒流程(如图),真真切切感受到高温蒸腾下130多名洗涤工的辛劳。
在年近50岁的洗涤车间主任刘睿的带领下,记者开始了“行程”。乘客使用过的卧具第一环节就是要进行人工分拣。随着洗涤工们熟练的动作,旅客朋友们留下的瓜子皮、果皮、纸屑等物件纷纷掉落,二三人一组,大伙儿及时将卧具按照被罩、床单、枕套、枕巾以及污染程度,分拣在不同的推车中。洗涤工李师傅告诉记者:“一些枕巾被用来擦皮鞋、床单被泼上了食物汤汁、被罩被粘上了口香糖,这些都要单独拎出来重点处理。” 经过分拣后的卧具,被运送到洗涤区,16台一字排开的150公斤容量工业洗衣机张开“大嘴”“进食”。200多件洗涤物被一次性轻松“吞入”,经过60分钟自动化程序的翻滚“消化”,随着“滴”的一声轻鸣,就完成所有洗涤任务。这个时候“吐出”的卧具,浸泡过的床单被罩重量倍增,洗涤工师傅每人每天最少要投取1800公斤左右的洗涤卧具。“目前我们正在考察新式洗涤龙,如果它能投入使用,卧具的清洗质量和效果将大大提升,洗涤工的劳动量也会减轻。”刘睿说。
火车上的卧具由于使用频率和时间的因素,有些已经发黄,旅客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对它的卫生程度心生疑虑,采访中,刘睿的深度讲解让记者的心放了下来:在这里洗涤卧具,除了按照正常配方调制的氯漂、彩漂洗涤强力洗涤去污外,最后还必须经过消毒液的二次清漂才能真正的“出锅”进入下一个环节,抽查过程中,如有发现没清洗干净的,还要重新浸泡,进行人工清洗。
跟随装载清洗甩干后卧具的推车,远远就看到前面的车间水汽环绕,下面就要进行消毒灭菌的另一个环节——瞬间高温熨烫。头顶是摄氏150℃以上的蒸汽管道、脚下是近200℃的蒸汽排气管路,紧靠在传送带上三个不停旋转着300℃高温辊子的熨烫机前,洗涤工搭档两人配合密切,一甩、一抻、一送,本来潮湿皱褶的被单从入口到出口只需10秒就变得干燥平展了。熨烫机机器出得有多快,负责折叠、打包的洗涤工手头就要有多快,记者在一旁粗略地按照一个小单折叠3次,一个工班时间处理2000余条计算,这个看似简单而不复杂的动作,就要在她们手中每天最少重复6000次。
走过从分、拣、洗、熨、叠到清点装车,完整的一个洗涤过程工序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洗涤工们没有过多言语,却用自己的行动在洗衣机搅拌翻滚的洗涤泡沫前、蒸腾的熨烫热浪中挥洒着青春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