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评论员 连日来,新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积极深入开展以“学习精神、促作风转变、促科学发展、促民生改善”为主题的“一学三促”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点就是作风建设,核心就是反“四风”。 党的十八大结束之后,中央做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对象。 加强作风建设,促作风转变,我们自身要查找问题,不仅要深入群众查找、深入实际查找,更要按照“总要求”查找。我们要针对“四风”的具体体现,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着力查摆作风不实、服务不优、用权不公、为政不廉等问题。 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不是一句空话,应牢记我们心头。我们要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把群众的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把群众的事情当作最大的事情,自觉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来审视检查自己的思想、作风和行为,找准群众对党员干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找准影响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障碍,确立真转真改的态度,认真检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加强作风建设,促作风转变关键还要落到实处。我们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反“四风”入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通过抓制度落实固化作风建设成果,促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但是无论多少项制度、多少条规定,能否发挥效用,关键在于落实。因此除认真学习规定外,必须坚决落实规定,切实遵守规定,做到有规必守、有错必究。 加强作风建设,促作风转变贵在持之以恒。办事情最怕半途而废,抓工作最怕虎头蛇尾。作风建设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执行起来会不会是一阵风或是流于形式,关键看能否见诸行动、长期坚持。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用制度约束、引导干部行为,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 加强作风建设,促作风转变落脚点要让群众满意。改进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来评判。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要把改进作风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民生问题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