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作风建设是焦点
工作靠百姓 工作为百姓
上级关注
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致富路
tm3857
czhb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工作靠百姓 工作为百姓

本报记者 刘佳美 通讯员 赵高上

笔直的街道两旁,楼房鳞次栉比,几位村民悠闲地坐在路边拉家常。走进新郑市八千乡邢庄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谐宁静的新农村画卷。

来到聊天的村民跟前,记者听到他们正在讨论大棚蔬菜的长势。“大爷,今年天这么旱,庄稼收成是不是受影响?”记者向其中一位老人搭话。他轻松地笑着说:“一开始确实发愁,天旱成这样庄稼咋弄。可后来俺村干部说了,浇地有啥困难,只要报到乡里网格办,剩下就不用管了。”

“刚开始那几天浇地井不够,电也跟不上,俺给网格长一说,乡里马上来人把井修了、线配了。他们还天天去地里看哪家旱得狠,给俺安排哪家先浇哪家后浇,比俺自己还操心哩!”旁边的一位大叔插嘴。

走进该村村两委院子,还没进屋就听见里面激烈的讨论声。循声推门而进,只见里面坐了满满一屋人,原来他们正在开“一学三促”学习会。“咱同志们就得不断学习,你有了理论、有了本事,才能给老少爷们儿服务得更好!”讲话的是该村三级网格长冯小华。

说起邢庄村的变化,冯小华欣慰地说:“以前村里一旦有事儿,我们乡里的干部真是跑断腿、磨破嘴,没少费功夫,也不一定都能处理好。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三级网格长每天在村里跑,许多小问题当天发现就解决了。像浇地机井配套不到位,上报到网格办,乡里就安排专人调查落实,解决效率高了,老百姓也满意了。”据了解,今年以来该乡通过网格化管理共解决民生问题780多件。

离开邢庄村,记者来到八千乡网格化管理便民服务中心。在大厅外遇到一位办完事的群众,记者与他聊了起来,谈到对工作人员的看法,他告诉记者:“他们懂得多,迁户口需要啥、办医保需要啥,都一次给俺解释得清清楚楚,省得俺跑冤枉路。他们态度还好,天太热,还给我们倒水喝,刚才我还在他们屋里喝了一大杯呢!”

据工作人员左广超介绍,这个大厅是网格化管理与便民服务的结合,除了每天收集汇总各网格上报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负责各网格村委会的印章管理、法律、民生等各类咨询服务。“需要的材料讲清楚,群众的问题耐心答,能盖章的材料不让等,不能盖的解释好。”左广超介绍着他们的“工作经”。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该乡湾左村的蔬菜大棚基地,该村支书左留江和三级网格长刘勇正在大棚里查看西红柿和辣椒的长势。见记者到来,左留江拿起一个辣椒向记者展示,笑着讲述他们的成果。

左留江说:“我刚接手俺村支书时,村里工作开展得不太顺畅。经过这几年乡里带着大家搞大棚种植,又是提供技术,又是政策优惠的,现在村里人都富了起来。你看现在大小事不用操心,群众只顾专心挣钱,村里矛盾少了,心也齐了,共同致富当然没问题了!”说完,左留江朴实地嘿嘿一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