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对叙动手最后关头
美国按下“暂缓”键
郑欧班列:让产业寻找 “郑州定位”
王亚平讲
开学一课
震区群众
妥善安置
印度轮奸案少年犯获轻刑
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被调查
曼德拉出院在家疗养
教育局副局长开“父子店”
人脸附近有“禁飞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欧班列:让产业寻找 “郑州定位”
——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汪鸣长期从事综合运输的研究和规划,他脑子里装着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地图。昨晚,记者就郑欧班列的开通采访汪鸣时,他坦言自己一直关注河南、关注郑州的“一举一动”。不用翻资料,就把郑州航空港和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和途经河南的国道、省道等节点和交点摆布得清清楚楚。郑欧班列的踪迹,他都装在脑子里。

汪鸣说,“物流”包括两个层次的概念:一是自己没有货,给别人干;二是自己有货,给自己干。开通郑欧国际货运班列,目的不只是为给别人干。因为,只想光当一名“运者”,往往只会陷入“没有东西可运、没人找你运”的窘境。

而给自己干,就需要自己有货源。但是,从目前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看,适合外贸出口的产业并不多。因此,这条线路的开通,其更深远的作用在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进行产业组织。

国家已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唯一一家拿到国家批复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应该借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分析在航空运输、路面运输齐全的条件下,相关产业的布局和调整。特别是产业的组织,汪鸣反复强调这一点。

汪鸣说,郑州在20年前就可以开通这条线路,为什么没开?因为我国当下产业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只赚加工费的生产方式阶段,导致铁路货运“挣钱”难。

怎么办?变结算方式。汪鸣说,举个例子,通过海运,卖一个手机赚1元,可是现在用铁路运过去,就可能只挣5毛钱,甚至不挣钱。因为现在我们只单纯“加工”,结算方式是离岸结算。如何销售到顾客手中,与我们无关。这样流通环节的钱都被欧洲人赚走了。这样出口结汇模式已经落后。

汪鸣提示:“我”把商品运输到当地再卖,发现当地商店里手机卖5元,好,“我”用3元卖给超市,比原来多挣2元,其中1元补贴运费,还比原来多赚1元,“这就通过将产业链组织起来,使产业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转变。”

汪鸣说,概括来说,郑州要成产业组织者——从交易、结算、到对方超市货架,全都参与。如果想让这条铁路线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就要在产业发展模式方面下功夫,把生产和流通结合起来,反哺铁路运输。

汪鸣点题说,中国铁路运输总公司关于货运价格改革,随着公路和海运变动,这是一个利好。但是,只靠别人不行,还要自己创新。郑州要做的是:在适合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的前提下,在生产、销售、物流、及金融、服务等领域,寻求“郑州切入口”。这首先需要三方面改变:首先产业发展理念,其次政府管理方式,再次政策创新。三者缺一不可。 据河南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