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 延续生命
社区文化活动
丰富群众生活
网格调解
催开“和谐花”
网格长热心帮忙
流浪小伙找到家
亲情寄语助力廉政建设
网络家园成非公党建阵地
以人为本破解信访难题
开展信访主题宣传月活动
24年情牵农民工
文化甘露润泽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4年情牵农民工
之 助人为乐

本报记者王影 文/图

今年66岁的刘春娥,是个“大忙人”。印名片、发卡片、缝鞋垫、送鞋垫、找衣服、送衣服……在她的记忆里,这已是她为建筑工地上陌生的建筑工人们奔走操劳的第24个年头了。

昨日中午,记者拜访了刘大妈的家。只有60多平方米的家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她收回来正在整理的旧衣服,以及墙角里一台“蜂花”老式缝纫机上,摞着厚厚的鞋垫半成品。“等到天冷了,好送给农民工。”刘大妈和记者说着话,也不忘手里的活儿,“这是亨利社区送来的近百件旧衣服,特别感谢大家的热心,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干起来也更有劲儿了。”记者留意到,刘大妈做的鞋垫明显与一般的不同,足有十几层厚。“我做鞋垫至少要10道工序,料子要是棉布的,要用消毒液消毒、晾晒,抹糨糊,上面儿,封里子,一样不能省。”她说,农民工在工地上干活,脚容易出汗,鞋也经常潮湿,这样做出的鞋垫才耐穿、舒服。

刘大妈坚持为农民工送衣物的原因,还得从24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儿说起。1989年冬天,她得知一位湖北山区的远房亲戚来郑州打工,于是她就到工地去看望他,看着亲戚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正在干活,顿时心疼极了,满眼的热泪顺着脸颊止不住地流淌下来。两天后,他把老公的一件棉衣和几条裤子送到了亲戚手中。然而,没过几天,亲戚突然打来电话说,工友很羡慕他,还能不能再送几件旧衣服给工友,刘大妈几乎没有思考,很爽快就答应了。

24年时光,看似长久,却又转眼即逝。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刘春娥,步履依旧,仍在为践行24年前那句“要给农民工一个温暖的家”的承诺操劳着……

凡人

新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