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控制雾霾不只限车一种选择
中石油高管腐败不能怪垄断?
公平的“起跑线”该画在哪
教育不是风投
“读书无用论”并不普适
万人民调:94.5%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
中纪委网站 让最敏感领域更开放
0904国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不是风投

19岁女孩两经高考考上成都某校,家里不缺钱,父亲却坚信读书无用不让她上,认为即便毕业找个工作,月薪不过两三千,浪费钱还浪费了4年。他算账:读4年书8万元,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元,来回16万元,拿去买房或开店都能赚钱。(9月1日《成都商报》)

读大学花8万元,不读挣8万元,这位父亲的账本算得真是“门儿清”。每年大学开学季,总是有喜有忧,大多数人忧的是学费、生活费以及给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这位父亲没有为自己的孩子渴望读书而感到欣慰和高兴,令我们痛心。他没有仔细想过,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什么那么渴望读书,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节衣缩食甚至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为什么这么多的爱心人士愿意出资相助,帮孩子圆梦。因为他们知道,教育是基石,不是风投。

这几年,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读书无用论似有抬头之势,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思想在作怪。用现在的形势揣测未来,用自己的感受揣测孩子,都不是在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坚持读书无用,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你毅然抛弃了知识,也终将被社会无情地抛弃。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个人角度来讲,教育是内化的个人修为,具有个体发展功能,是学识、品格、修养和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可以增加和更多人、更高层次的人对话交流的机会。大学不是这边投进原料,那头就能实现产出的变现机器,大学所带来的视野高度、人文沉淀以及思想维度,是不能用金钱来简单衡量的。无论你再怎么对当下的教育制度抱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教育和教育制度总归是两回事,不管什么时候,教育和读书都是有用的。

蔡元培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从国家角度来讲,教育还具有社会发展功能,不仅能“独善其身”,还能“兼善天下”。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为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创造更多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民族兴旺和长远发展。

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教育都不是风投,它是个人为未来生活必须要做的准备,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我们不能让急功近利的读书无用论遮蔽了教育的潜在价值,不能让浮躁的世俗之气蒙盖住国家的希望所在。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