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lh38182
lh394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习仲勋等认为条件尚不具备,特别是兵暴后,兵力更为孤单,无外部配合接应,极有被消灭的可能。因而没有采纳和执行李杰夫的意见。

一营党组织的活动,引起了该部上层军官的注意。团长曹润华采取“掺沙子”的办法安插自己的亲信。该营四个连长,被换了三个。1932年春节刚过,曹润华又作出一、二营互换防地的决定,即将一营再向西南山区移动百余里,进驻甘肃省徽县、成县一带。但他始料未及的是,此次换防却成为一营兵暴的引发点。已是阳春三月,但陕西西部山区,冰雪未化,寒气逼人。冷风中一营士兵的衣衫破烂不堪,有的甚至连鞋袜还没有穿上。当他们听说队伍要拉出陕境,开往甘肃省徽县、成县,并得知那里更是山大沟深,气候严寒时,一股抵制换防的情绪迅速在全营蔓延开来。

习仲勋急在凤县西门外召开营委会,商议对策。他认为,党组织基本可以控制队伍,士兵政治觉悟提高,向往光明。特别是换防的消息传出,全营出现了强烈的对抗情绪,这是举行武装起义的基本条件。他进而分析,一营驻防地远离团部,周围驻军又少。虽然驻甘肃徽县、成县的本团二营受团长节制较紧,但二营营长杜子材曾在中共党员许权中部任职,在军中时间长,能打仗,有一定的进步性。因而,利用换防举行兵暴,拉出队伍,是极好时机。习仲勋的意见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并决定派刘书林、张克勤速去西安,就举行兵暴问题向中共陕西省委报告。中共陕西省委同意了一营委意见,并决定立即发动兵暴,兵暴后将队伍带到陕甘边苏区,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游击队会合,扩大红军力量。为加强领导,省委决定派遣省委军委秘书长刘林圃随张克勤一起赶赴凤县,以省委特派员身份直接指挥此次兵暴。

兵暴发动的当天晚九时左右,刘林圃、习仲勋、李特生在北街一个骡马店内主持召开营委扩大会议,吸收担任排长职务的党员参加。刘林圃以省委特派员身份宣布省委关于举行兵暴的决定。他在讲了全国和陕西的革命形势之后,特别提出,举行兵暴的时机和地点是在两当进行,还是到达徽县、成县后进行,和大家商议。习仲勋等认为,还是在两当举行有利,避免夜长梦多,发生变故。营委遂决定兵暴在当夜12时举行。

12时许,兵暴一声令下,三个连同时行动,迅速将原任连长分别击毙,并按命令收缴了一些排长的枪支;三连排长许天洁在击毙该连连长张遇时时,将同屋内一位营部副官一并处死。午夜枪声,迅速在两当县城引起震动。营长王德修听到枪声,即带警卫班翻墙而出,又反身朝凤县方向逃去,待起义士兵赶到时,已人去房空。吕剑人带一连士兵包围了机枪连,因该连已有防备,并在房门口和房顶上架起机枪,一连士兵连续进攻未果。已到鸡叫时分,集合号响起,各连按规定到县北门外集合。当日,该营三个整连和机枪连部分兵力约三百多人被带了出来,兵暴初步成功。为了避免意外变故,营委决定兵暴队伍趁天未亮时撤离两当,因而只简单作了动员,队伍就顺着一条小河向北急速进发。

北 进 失 利

刘志丹在陕甘边一带领导的农民武装,到1931年上半年发展到三百余人,组成南梁游击队。同时,中共山西省委领导建立的晋西游击队,在国民党军队的进剿下,西渡黄河,进入陕北,也发展到三百余人,改称陕北游击支队。1931年10月,这两支游击队在陕甘交界的林锦庙会合,于1932年1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又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刘志丹先后任总指挥。这是西北地区第一支以中国工农红军冠名的红军游击队,此时正艰苦征战于渭北地区。在两当兵暴发动之时,刘志丹已得到省委指令,带陕甘游击队一部进抵陕西礼泉、乾县一带,准备接应习仲勋等领导的两当兵暴队伍。

习仲勋、刘林圃等率两当兵暴队伍,于第二天中午到达两当县以北的太阳寺,部队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和作战,已十分疲惫,即传令就地休息,埋灶做饭。

饭后,习仲勋召集营委开会,讨论部队改编、干部配备和行军方向问题。会议决定,将暴动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吴进才任支队长,刘林圃任支队政治委员,习仲勋任中共支队队委书记。

尽管一开始就确定兵暴成功后即将队伍开到陕甘边地区,与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的陕甘游击队会合,但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仍不免出现思想和认识上的分歧。若干年后,习仲勋曾谈到当时的复杂情况:“兵暴后,在队伍往哪里去的问题上发生了两种意见,一是主张解决驻在甘肃省徽县的二团团部后再去打游击;二是认为这是冒险计划,主张到陕西省麟游一带打游击。后来又有同志思想动摇,提出依存于军阀刘文伯休息整顿。但多数同志却认为,我们既然脱离杨虎城,再去投刘文伯,那又何必兵变呢?主张向长武亭口方向移动,最后与陕甘游击队会合。如果联系不上,就开到三原县武字区,配合农民运动。”

按照预定计划,这支脱离国民党军阀统辖的武装,在两当县北的太阳寺举行了改编大会,宣布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正式成立和干部任命。刘林圃站在一个石磨盘上高声发表讲话,他说,两当兵暴后,我们已成为革命的军队。我们要开往陕甘边地区,与刘志丹的队伍会合,编为红军。大家要遵守红军纪律,不准抢劫,不准侮辱妇女,打仗要勇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消灭沿途阻击我们的敌人。他的讲话,得到了支队官兵的一致响应。暴动成功了,但这支队伍日后的行军和作战是异常艰苦的。数日内行走于终南山、北山的荒野梢林之中,常常阴云蔽日,气候异常,有时连方向也难以分辨。支队政治委员刘林圃,只是用一张从教科书上撕下来的简易地图,指挥着三百多人的行动,对沿途的敌情更是一无所知。这些也为最后部队的失利埋下了阴影。

支队官兵疲惫不堪,各连自行休息,安排吃饭。但是,他们没有料到,支队的宿营地正是大土匪王结子的老巢。王结子本人就住在岳御寺附近卧牛山北边的底角沟,各村都安有坐探。十时左右,许天洁发现支队已被二三百步骑兵包围,即紧急指挥各连抢占有利地形抗击敌人进攻,并迅速占领了北面的土岭阵地。接火后,敌凭借兵力武器优势,步步逼近,激战数小时后,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人员伤亡惨重,弹药消耗殆尽,失去战斗能力。最后,除少数人跑出外,其余均被缴械。刘林圃、吕剑人、许天洁等几经辗转返回西安,旋被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刘林圃英勇就义。

6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