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格管理深化
便民服务到家
一眼深井的故事
南三环京广路桥封闭施工
“牛一头”咋变的“牛一群”
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优化产业集聚区环境
我市严查工程质量
老年乘车卡开始补办
儿女可以替父母办理
全省3.7万学子
获益“金秋助学”
中建七局五年内
将投中原区200亿
加深了解 增进友谊
拓展合作 共赢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眼深井的故事

本报记者 汪 辉 裴其娟

9月12日上午10时,在经开区明湖办事处李南岗村东南头,一眼新打的深井井架悄然耸立在石武高铁桥下。李南岗村村支书李晓五踩过松软的泥土,走上前去用手拧开阀门,一股白花花、清凌凌的水喷流而出。

“这眼井深800多米,每小时可出水60吨,经过省有关部门化验,水质堪比优质矿泉水,甘甜爽口。”用手掬起一捧水,“咕咚”喝了一大口后,李晓五感激地说,“打这眼井花了50多万元,这多亏了魏队长的积极奔走协调,为我们村争取了打井所需资金。”

李晓五所说的魏队长叫魏喜盈,是经开区财政局副局长,也是经开区驻李南岗村工作队队长。他驻村近两年来,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心声,及时了解村民需求,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

“以前,村里422口人仅有一口30米深的老井,随着大量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井水水质开始发黄、浑浊,味道又咸又苦不说,肉眼就能看到漂浮物,甚至还有米粒大小的不明物,水烧开后水垢多,有厚厚一层沉淀物。”站在一旁的明湖办事处财政所工作人员马吉虎接过话说。

“可不,以前因井太浅,水质受到污染,为了让村民吃上安全干净的水,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求办法,想打一口深井,但苦于资金问题未能实现。”李晓五说。

在村民的期盼中,一年多前,魏喜盈带领工作队来到李南岗村。在入户走访中,他了解到村民吃水的迫切问题,于是多次联系相关部门,为村里打了这眼800米深井。

“甜呀,这辈子能喝上这么甜的水,心里老得劲。”朱东玲老奶奶虽说已是80岁高龄,但身体硬朗,思维清晰。提起这眼井,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43岁的村民李建军补充说:“过去喝水不讲究,现在我们喝的可都是优质矿泉水呀。”

李晓五说:“魏队长来后,不但解决了村里吃水问题,还协调资金改造了村内道路,建立了文化大院、卫生所,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组织青年志愿者帮扶困难户、五保户,为村里化解了不少纠纷和矛盾,大大提升了我们村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