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敢借“东风”润华夏
招商引资:模式一变天地宽
0930国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敢借“东风”润华夏
——访全球商报联盟理事长、《香港商报》原总编辑、《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

中原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成 燕 辛晓青 文 马 健 图

如果有一天,青春不再,你还能忠于儿时的梦想吗?

如果有一天,机遇突现,你能抓住撼动世界的节点吗?

72岁高龄的陈锡添,以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执着,对此做出了坚定的回答。

人生不惑当决断。

面对第一个问题,1983年12月20日,已经42岁的陈锡添下定决心:放弃其他,遵从内心,投身火热的新闻事业。那一年,他毅然去了刚成立3年的《深圳特区报》,成为一名“大龄记者”。

此后几年,广东省新闻界第一次评职称,陈锡添成为当年深圳唯一破格晋升“副高”职称者。4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副总编辑(副局级干部),后任《香港商报》总编辑(正厅级)。

机遇垂青有心人。

面对第二个问题,1992年,邓小平来到深圳,陈锡添有幸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3月下旬,他采写的《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公开发表,轰动世界。他的人生,也因此改变。

金秋时节,绿城天高云淡。坐在中原报业传媒集团9楼会议室,72岁的高级记者陈锡添轻燃一根香烟。烟雾升腾中,一段“传奇画卷”徐徐展开——

1

年过不惑的追梦者

1966年,陈锡添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被分配到《湖北日报》当记者。后来的一波三折,却让他和自己的“新闻梦”擦肩而过。他被下放到农场,后辗转到汽修厂、外语高校等单位工作,直到1983年12月,才回归本行——正式成为《深圳特区报》记者。此时,还差两个月,他就43岁了,而他的大学同窗保育均已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其他学弟学妹都官拜局级干部,而陈锡添却成了深圳报业集团的一名普通记者。

已过不惑,似乎迟暮。但42岁的陈锡添觉得,他正变得和深圳一样年轻。“没觉得有多焦虑,不自卑也不气馁。”陈锡添是当年报社年纪很大的记者,却感觉浑身充满力气。

怀着根植于心的新闻梦想,陈锡添整天骑辆破旧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一线采访。“压抑多年”的工作激情喷薄而出,让他“如鱼得水”。“我白天采访写新闻稿,晚上撰写1万多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拼命工作。”从通讯到特写、专访,从消息到评论乃至社论,陈锡添的作品可谓“遍地开花”。“那时,真没过多考虑我想要得到什么。”半年后,他成了工业部副主任,两年后高票当选工业部、财贸部、农业部合并成立的经济部主任。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1987年,广东省新闻界第一次评职称,陈锡添成为当年深圳唯一被破格评为“副高”职称者。1988年5月,他被任命为《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1992年,他又评上了“正高”职称,成为当时深圳仅有的三位高级记者之一。

2

重要拐点的记录者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这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视察南方来到深圳时,陈锡添被深圳市委指派为唯一文字记者。记者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责任感,让51岁的陈锡添格外兴奋。因为,他敏锐觉察到,光是“邓小平来深圳”这六个字,就绝对是重大新闻了。

这一年,邓小平已是88岁高龄。这是他老人家时隔8年再到深圳。

小平同志抵达深圳后,陈锡添很快接到通知,小平这次到深圳,据说是“三不”:不题词,不接见,不报道。但陈锡添却没有放弃采访。向记者讲述这段难忘经历时,陈锡添说:“在那个非常时期,那样一位伟人,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边走边看边说那么多足以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话,我有责任和使命记录下这一重要性的历史时刻,并尽可能地将其报道出来。”

看着窗外,陈锡添陷入深深回忆:“小平这个讲话太重要了,针对性非常强,绝不是随便聊天。我想这个稿子不发出去,一辈子遗憾。于是,我一天到晚盯着他,像贴身保镖一样站在他旁边。不让录音,我就用张小纸片记下关键词,或用心听,晚上回到宾馆像过电影一样一点一点地回忆并记录下来。为捕捉到鲜活细节,我还尽量往前挤,争取靠近小平同志,力求听到他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每个细节。

88岁高龄的邓小平摸摸天鹅绒芋的叶子,问这芋长不长芋头等,很多细节都是因为靠得近才能看到、听到。小平同志在民俗文化村看演出,我抢先坐到他后面,这才采访到小平同志亲吻小孙子等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世纪伟人的平凡亲情。”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对于流传在新闻界的这句名言,陈锡添感触尤为深刻。

“碰到重大新闻事件,记者必须往前冲。如果论资排辈,靠近小平同志的应该先是中央领导、省领导、市领导……我岂不是排在十万八千里之遥,这怎么能听到他说什么,怎么看到他做什么?”

“有时我也挤不上去,有时不在场,我就向在场领导作间接采访或摘抄在场同志的片段记录。匆匆吃过晚饭,我们急忙赶回宾馆整理资料,核对记录,写大事记,每晚都到凌晨两三点。”时至今日,陈锡添对那次刻骨铭心的采访记忆犹新。

3

历史雄文的撰写者

小平同志于1992年1月23日离开深圳去珠海,陈锡添当晚将小平同志深圳谈话记录整理完毕,交给深圳市委。但很多天过去,他的心情仍不能平静。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回忆说:“小平同志的讲话太重要了。他经常扳着手指,平和地娓娓道来,却道出了中国历史进程,道出正确的航向。可谓伟大与平凡,集于一身。”

陈锡添念念不忘要写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通讯,时任《深圳特区报》社负责人主动代他值夜班,让他腾出时间写稿子。 他回忆说:“3月22日是星期日,中午我到办公室取报纸,《南方日报》一版上,一个标题赫然入目:《小平同志在先科人中间》。怎么,不是三不吗,不让发表吗,《南方日报》可以发表了?我脑子转了一下。”

21年后,回想起当年那分秒必争的报道大战,陈锡添仍有些语气急促:“我当时大口喘气。如果《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记者将小平同志参观过的地方一天一篇地写出来,我再发表通讯,不就成了马后炮?”

陈锡添立即赶回家,铺开稿纸,挥笔写了标题:“东方风来满眼春”。3月24日下午,11000字的长篇通讯一气呵成。当晚该社社长审阅完全文,25日上午,陈锡添和社长就拿着稿件到市里送审。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广慧立即拍板:“发吧,稿子我不看了,你们自己把关,不要把小平同志写成神就可以了。”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题刊发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文一出,顿时轰动海内外。

陈锡添说他交稿后不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后怕:“这篇文章发出去后,我就害怕了,睡不着觉。不是怕丢官,是因为突然想到通讯中很多‘邓小平说’,‘邓小平说’,弄错了怎么办啊?”

4天后,该文由新华社全文向国内外播发;《人民日报》在头版位置转载;《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联播》之后,用45分钟全文播发。

这篇文章,让南方谈话精神传遍全国。社会思想的分歧,姓资姓社之争,像春风吹拂下的冰面,瞬间融化。

这篇文章,点燃了一个火热的年代。现在很多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就是看了陈锡添的这篇文章,看到了祖国大发展的难得机遇,毅然辞去公职、或南下深圳或投身商海的。

历史,往往在回忆中隐藏了其应有的传奇色彩。

后来,人们习惯于把陈锡添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和他的学兄、同样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的胡福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称为 “历史关头的雄文”。

4

风雨过后见彩虹

随后的陈锡添,攀上了新闻事业的巅峰,斩获众多奖项: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韬奋新闻奖”、国务院特别津贴、全国改革好新闻一等奖、广东新闻奖特别奖等多项新闻大奖接踵而至。

1999年12月,在数次婉拒《深圳商报》“一把手”职务后,他充满深情的长信终于感动时任深圳市委主要领导,在还差一年多就退休时接到《深圳特区报》总编辑任命书。但是后来,他还是被任命为《深圳商报》总编辑。

2001年2月,60岁的陈锡添准备退休,却被深圳市委挽留留任两年。后来,他又被任命为《香港商报》总编辑。直到2012年,他婉拒该报社长的一再挽留,选择彻底退休。

几十年人生风风雨雨,让陈锡添对“得与失”相当淡然。“经历过挫折和苦难,经历过奋斗和成功后,我将自己的人生格言定为‘顺其自然’。人生如歌,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气馁,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陈锡添为了钟爱的新闻事业,值夜班数十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到现在仍然习惯晚上不休息,中午才起床。

华夏复兴,神州逐梦,东风劲吹。

古稀之年的陈锡添,继续奔波在追逐梦想的新闻路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