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短讯
郑州教育一周记
参差幸福
加强团队建设
办人民满意教育
1010铁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参差幸福

中原区互助路小学校长 张严明

近日,教育部公开《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

看到这条拟行的规定,不由得想起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做事、不同的物种在用不同的方式存在。所以,小学生要不要留书面式作业,怕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吧。

书面作业中,有些是训练基本技能的,如口算练习。有些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如生词拼写。还有一些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要不要留书面作业,这恰如给孩子一双怎样的鞋子。如果我们选择放弃,那么我们给孩子的就是一双拖鞋,舒服但走不了太远。有人说,可以在课堂上给孩子一双赛跑鞋。这正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但之所以是理想,就意味着不能完全实现。无疑,家庭作业是一种有益补充。

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观点:因人而异,分层设置作业。让不同的孩子通过不同的作业,都可以得到提高。这恰如课内有赛跑鞋的,课外可以换一双拖鞋。当然,如果他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试试别的鞋。

每个学校、每个区域都会有差异。对这种差异的尊重、认同,将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理解性、包容性。校际之间不同的校情决定了不同的策略。每个学校的“参差”,预示的不仅仅是“不齐”,更有“百态”。

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二个观点:因校制宜,多元设计作业。从孩子的发展需求出发,依据教学规律、学校特点、班级风格等情况设计出多元的、多维的、多彩的作业。

这恰如着装。穿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的衣服,取决于这衣服是不是让人觉得舒服、是不是能够展现美、是不是适合在某个既定场合穿。“舒服”比对的是孩子的学习感受,“美”比对的是孩子的学习效果,“既定场合”比对的是针对不同孩子所采取的不同教育策略。

如果以上两个观点分别是从微观、中观角度考虑的话,那么我们的宏观依据则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诚如《规定》中所言,“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设施。”这些对孩子的终身发展、终身幸福来说,更有价值,更具活力。因此,它完全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我们对教育的赤诚和热爱践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