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南振中陈锡添何加正范以锦卢新宁等14位重量级 业界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并对获奖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本报北京专电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石大东 张子明 张利民 徐秀丽 王见宾)昨日,秋末的北京,一扫近来的重重阴霾显出秋高气爽的妩媚,习习秋风中,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记者协会举办的首届“郑州新闻奖”在京揭晓。 自2011年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两年中,驻郑的数十家媒体从业人员积极投身到这项活动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平民人物、丰富多彩的基层生活,显现在记者笔端、镜头、音频、网页上,真实展示了当前社会基层新的生活形态,弘扬了郑州城市主旋律。为了进一步激励在活动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各级驻郑新闻工作者,同时检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记者笔下展现的郑州新形象、新面貌,也对已经记录了700多个日日夜夜的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市委宣传部、市记协于今年8月份“走、转、改”活动两周年之际,启动了以“走、转、改”报道作品为主的首届郑州新闻奖评选活动。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中央级、省级驻郑媒体,郑州市属媒体等26家媒体纷纷将自己在“走、转、改”活动中的力作踊跃荐举,以展现自己在基层一线的辛勤成果。评选活动中,郑州市记协共收到来自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类型作品182件,类别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摄影等新闻题裁,稿件内容涉猎范围覆盖了郑州的方方面面。 此次评选活动的评委阵容在郑州新闻历史上前所未有。评委来自党报、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都市报、网络、新闻院校的重量级业界专家和学者,这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中也不多见。新华社原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教授担任评委主任。 10月25日至27日,郑州新闻奖在首都开评。在为期3天的评选活动中,评审组对参评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议,经过初评、定评,共评出特等奖3篇、一等奖14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2篇。 负责广电组评审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王宴青、中央电视台原副总编孙冰川在审看6集《交警杨华民:最烦人交警 我叫讲原则》系列报道时,非常感慨:这组获得特等奖的系列报道通过细节和具体事例不仅反映了郑州交警的风貌,同时也是记者在采访中深入基层、转变作风的真实体现。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对高票当选特等奖的由人民日报河南分社记者龚金星、曲昌荣采写的《郑州生态廊道为城市添绿留白》和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罗辉、秦亚洲记者采写的《中原城镇化的“新龙头”》两篇稿件,客观记录郑州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予以充分肯定。《郑州“房妹”事件阶段性调查公布》(《人民日报》)、《1300年了,杜甫还是活在故乡人心中的“老头儿”》(新华社)、《片医,守护居民健康的天使》(《光明日报》)分获驻豫媒体一等奖;《河南日报》记者朱夏炎撰写的评论《崛起吧,航空港》,郭津、马雯撰写的《西里路网格看变化》,《大河报》记者集体采写的《万里追行郑欧专列》,分别获得报纸类一等奖;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寒风中忙碌的邮递员》、河南电视台选送的《照顾瘫痪邻居36年陇海大院爱心传奇》分别获广播电视类一等奖。 在此次评选中,市属媒体不甘落后,斩获颇丰,《郑州晚报》的“集聚产业、追梦中原”系列报道、《郑州日报》的《中牟农民新疆流转土地种红薯》均获得报纸类一等奖。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教育收费,怎能“新”“旧”不辨》、郑州电视台的《一碗面,爱心无限》分别获得广播电视类一等奖。 作为新闻界新军的网络媒体,在这次评选中异军突起,刚刚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中原网专栏“心通桥”和大河网的专题《关于龙湖形成的完整记忆》同获网络类一等奖。 透过这些获奖稿件,我们看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记者在郑州“走、转、改”,深入一线采访的身影;看到和交警一起站岗执勤的央视记者的身影;看到行程万里的党报和都市报记者的身影;看到为了挽救轻生者的主持人赴现场成功的解救以及网络上正能量和“郑能量”的释放与温情。这些中央、省、市属媒体记者的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了记者在采访中的那种累、那种美和可歌可赞的英姿和风采。南振中给予高度评价:近几年,“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浏览此次郑州新闻奖获奖作品,一个突出印象是离实际更近、离生活更近、离群众更近。读者在读了这些新闻作品之后,受到“感性具体”的影响和感染,经过独立思考,得出同记者的写作意图大体相同或者相近的结论,这才是新闻作品感染力之源。 (获奖作品名单见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