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博古斋
郑州地理
文史杂谈
新书架
掌故
随笔
市博精华
lh3b45
lh3b4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地理

庙子与老庙

马清贤

庙子与老庙分别是嵩岳北麓浮戏山中的两个地名,同属汜水流域。庙子,是荥阳市环翠峪景区原来的名字,庙子乡在2002年撤乡建区后,易名环翠峪景区;老庙,是巩义市新中乡的一个行政村,又名老庙山。虽然庙子与老庙属不同县市管辖,连山扯水的相距也有二三十里地,它们还是一个人给起的呢。

其实,庙子与老庙仅仅是一岭之隔,庙子在天堂山(又名二郎寨,海拔855米)的东北,地处海拔约110米;老庙在天堂山的西北,地处海拔约400米,只是翻山绕沟地把路给走远了。庙子与老庙都是因庙而得名,庙子的庙叫“神母祠庙”,敬的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华宿氏,人们都叫她祖母奶奶;老庙的庙叫“玉仙圣母庙”,敬的是西王母玉仙娘娘及麻姑大仙、翠霞大仙等。如此看来庙子的庙是人祖家庙,老庙的庙是人们敬重的神仙庙宇,因此,神母祠应该早于圣母庙。可是,为什么建有神母祠的地方叫庙子?建有圣母庙的地方叫老庙呢?

据民间传说,从前,神母祠与圣母庙的所在地都没有名字,因为山里没有识文断字的人,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好。一天,神母祠地方的一个姓张的老头去圣母庙的地方看望一个姓赵的老头,两家是亲戚。中午吃罢饭,张老头要回家,赵老头就说我送送你吧。两人结伴而行,走到天堂山半腰的一个大石庵前,看见石庵下有个人,他们感到好奇,就想过去看个究竟。他们来到大石庵下一看,这里石桌石凳俱全,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人正在挥笔写字。他们见到了会写字的人,十分敬重,张老头与赵老头同时想到让这个老人给他们所住的地方起个名字。他们把自己想法给白胡子老人一说,白胡子老人欣然应允。在两人各自述说了自己家乡的地方特征后,白胡子老人挥笔在两张纸上分别写下了“老、子”两个字,晾在石桌上。对他们说:“神母祠的拿前边的‘老’字,圣母庙的拿后边的‘子’字。各自回去刻在庙前的石头上,就是你们当地的名字了。”两老头连连点头称是。

白胡子老人交代完毕,说声:“走了。”用拐棍在石庵下一捣,捣了个山洞,就钻进去走没影了,惊得两个老头张大了嘴巴。他们呆了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赶紧扭头一看,石桌上的两张字纸被风刮在了地上,他们都不识字,也分不清那个是前边的那个是后边的了。就一人拿了一张,分手回家了。谁知,他们恐怕错了,到底还是拿错了,圣母庙的老头拿的是“老”字,神母祠的老头拿的是“子”字,回家后分别把字镌刻在了庙前的大石头上。后来,有识字的人来到这里,问:“你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当地人就指着庙前石头上的字,说:“你看看,在这儿写着呢。”识字人在圣母庙的地方说这儿是“老庙”,使那里的人大吃一惊;在神母祠的地方说这儿是“子庙”。神母祠地方的人当时就不愿意了,说:“什么子庙?这儿是老祖母奶奶庙!”识字的人立马改口说:“哦,我说反了,这儿是‘庙子’,祖母奶奶送福送子!”这时,双方的人们才知道弄错了。

既然是先人把字拿错了,也已经镌刻在石头上很长时间了,没办法,只好将错就错吧。因此,神母祠的地方叫“庙子”,圣母庙的地方叫“老庙”。庙子这边的人们知道是先人拿错了地名字纸这个故事后,心里很不舒服,叫老庙不叫“老庙”,而给它多加了一个字,改叫“老庙山”了,因为玉仙圣母庙是在半山坡上建造的。后来知道写字起名的老人是太上老君后,人们就把天堂山下的那个洞叫“老君洞”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