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拼大牌 很有诚意
韩庚主演《前任攻略》
军民联谊一家亲
梦想使生活更美好
复旦大学课题组发布
曹操家族DNA研究成果
全国非遗工作者
齐聚绿城话传承
“医圣”张仲景
登上曲剧舞台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非遗工作者
齐聚绿城话传承

全国非遗工作者

齐聚绿城话传承

本报讯(记者 秦 华)昨日,为期5天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与保护培训班”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培训班”在郑州开班。来自全国各地非遗工作相关负责人、专家、学员齐聚绿城,共话非遗工作。

培训班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和河南省文化厅承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

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是非遗保护规划与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基础。目前,国务院批准公布了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19项),各省(区)、市、县也都建立了本级非遗名录。各地正在积极筹备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现有名录项目的保护工作也在稳步实施。

为提高各地非遗从业人员对代表性项目申报与保护工作的理论认识与业务水平,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与保护培训班”邀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管理处副处长张晓莉,信息中心专网与通讯处工程师王尧介绍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的业务与技术要求。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康玉岩、刘文峰则分别就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与保护工作做具体讲解。

2011年,文化部开展了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命名公布了第一批4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树立了一批典型,为促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总结和推广经验,此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培训班”邀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周小璞,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陈飞龙、工艺美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邱春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柳长华,就非遗的基本理论、传承人的历史价值、我国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进程,以及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项目生产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作了专题阐述。

培训班采用课堂讲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除授课外,还组织学员观摩“曲剧”、“撂石锁”、“朱仙镇木版年画”、“灯彩(汴京灯笼张)”、“汴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