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黄帝故里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领导到新郑调研
抓落实不走形式
促工作持续提升
汗水铸就畅通路
社区里的幸福生活
tm3b8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社区里的幸福生活
新 新郑 之

本报记者 刘冬

编者按

2013年,新郑市牢牢把握“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的总基调,持续坚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率先突破”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网格化为载体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三大主体工作和“产区互动、龙湖商贸会展城、中心城区新区建设”三大战役,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展示这一年该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栏目《新郑之新》,敬请关注。

从平房到楼房,新郑市新型社区的建设让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区里通车便利,绿化好,多功能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和运动广场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和谐的社区环境让老人们过着舒适幸福的晚年。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居民的生活更加“有钱途”。11月9日,记者走进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探寻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

居民马艳萍带着记者走进她家的厨房。“你看现在就这一个厨房,三个灶:液化气炉具上两个灶,还有一个电磁炉。以前做饭烧柴、烧煤,脏不说,还慢,现在做饭省事得很。厨房敞亮,电器方便,干着家务活也得劲。”

让社区居民自豪的是,7层高的楼房都安装有电梯。鸡王片区的文书王德才解释,村民上楼住,不带电梯不行,一个原因是家家都有老人,老人爬楼梯不方便。

鸡王片区去年11月底分到了新房子,首批回迁了120多户,马艳萍家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村里决定在老村原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如今13栋楼房已经竣工。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位于孟庄镇西北部,原村庄总面积3150亩,1700多人。按照人均60平方米进行安置,该村共节约出190亩地用于地产开发或产业发展,实现了群众安置、资金运作及产业发展的总体平衡。

王德才告诉记者,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没出一分钱,群众没掏一分钱,“真正实现了使群众搬得进、不欠账、能就业、有保障。”

他给记者算了一大笔账:以前,村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不足2.5万元,集体资产为零。安置新型社区以后,户均补偿13万元,免费为每户提供2套以上住房,人均面积60平方米,其中,居住用房50平方米,商业用房1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达到25万元。同时,预留10%的商业房共9000多平方米作为集体资产,增加集体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实现了个人和集体资产双壮大。

“改造前,村民人均纯收入仅有6840元,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入住新型社区后,群众收入方式多样化。”王德才说,有工资性收入、集体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租赁收入、土地流转收入等,实现了收入大增。“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560元。集体收益由无到有,通过商业用房租赁,每年收入200余万元,实现了个人和集体收入同步增长。”

不仅如此,鸡王村过去的街道多是狭窄的土路,只有一所小学。如今的鸡王片区,按照“六通、十一有、两集中”的标准进行配套建设,集中建设了老年公寓、超市、诊所及供暖供气等设施,开展了医疗卫生、治安巡逻、文化体育和环卫保洁等“一揽子”服务。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李金亮,如今干起了蓝领。“附近华南城、六盛钢材都缺俺这样的电焊工,一月工资三四千呢!”像李金亮这样曾经的务农人员,入住新型社区后,以周边大型企业为支撑,以社区为单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据统计,目前该村已就业255人,带动创业100多人,并吸引外来人口就业1.5万余人。同时,为“40、50”人员安排公益性岗位26个,基本实现了“一个家庭两人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民最关注的社会保障方面,新型社区有了“新实惠”。社区居民拥有农民、市民的“双重身份”,享受农村和城市“双重保障”。该社区通过集体资产每年收益200万元,用于民生改善,实现了社区居民社会保障高于城镇一般居民水平。据了解,该村群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由村集体统一免费缴纳,村民养老保险由村集体收益代缴。此外,社区内部规划有幼儿园,华南城规划建设有小学和中学,并对考入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现金1000元。

农村变社区,管理是一大难题。孟庄镇按照“四联一创”的要求,社区由乡镇正科级干部担任党总支书记,并成立业主委员会,由物业公司对社区进行专业管理。同时,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另外,以打造智慧社区为目标,利用信息网络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优势,实现了安防、便民服务、医疗等智能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