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局长办公室被盗期待更合理的解释
不必过度解读“清华人做保安”
童心童趣不是表演的道具
一道公考模拟题
背后的生态
老人坐女孩身上
已无关让座
拒绝志愿捐献是损害公益
广场舞扰民
立法禁止不如规范
“绕道”安排子女工作
绕开的是党纪国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道公考模拟题
背后的生态

一道公考模拟题

背后的生态

2013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面试。重庆大学举行了一场公务员面试实战模拟大赛,一道题目是“比领导先当处长如何安慰他”(11月17日《重庆晨报》)。

这道面试题是这样的:你的领导是单位的副处长,而且在你刚到单位时对你照顾有加。但是在一次选拔处长的会议上,你比他多一票,当选了处长一职,因此他一直闷闷不乐,甚至影响到了工作,你该怎么办?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老领导”毫无悬念地成为“满意答案”,试想,如果年轻干部整天考虑如何去安慰失落的老领导,还有多少精力为民办事?这道面试题之所以成为新闻,正因为它是当下官场关系的生动写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机关上升通道的固化之弊。

干部年轻化使领导班子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可如今,年轻干部比领导先当了处长,还要搜肠刮肚表示安慰,假装恭敬做出姿态,这样的官场生态正常吗?

在论资排辈固化模式的引导下,一些年轻公务员精于研究潜规则、“官场厚黑学”等等,信奉“刁圆滑,好提拔”,在工作中更多地看领导眼色行事,而淡漠民众的评价。久而久之,明规则不彰,办事效率不高,蕴含任人唯亲的“官场文化”盛行,不仅影响政府效能与公信力,而且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更有可能成为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比领导先当处长”的面试题就是一道改革考题。之所以出现下属先自己提拔而闷闷不乐、影响工作,就是因为现行的官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强大,甚至相比于论资排辈还相当弱化。

到底如何考核官员,相信科学的办法都在我们心里。何时这些“科学办法”真正走到台面上来,“比领导先当处长”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公考面试题了。 梁江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