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钥匙丢了
以你的方式爱你
《印沙安拉》
别开生面的国文试卷
雨中静思
金银花
雁阵
过去与未来之间(摄影)郭巍然
书法  赵丙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印沙安拉》

《印沙安拉》

刘文莉

奥里亚娜·法拉奇(1929—2006),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人》《风云人物采访记》《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好莱坞的七宗罪》等。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

本书是法拉奇最成熟的一部作品。“印沙安拉”是阿拉伯语“如蒙天佑”的意思。小说以20 世纪80 年代的黎巴嫩战争为背景,描述了针对驻贝鲁特美国、法国、意大利维和部队的袭击事件,描述了众多人物的生、死、爱、恨,有力地刻画了生活在战争的恐慌和暴力冲突中的人们。

这是法拉奇的呕心沥血之作,她不顾生命危险先后数次亲临战火中的贝鲁特,用整整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小说的创作,并将整部作品重写了三次。本书着重描写的并不是残酷的战争场面,而是人类精神内在的动力与人的生存状态。描写的是处于战争中的个体的切身感受,以及战争中个体极端的人性与反人性。法拉奇通过战争,通过战争中人的所思所行解释了人类命运的归属,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谜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