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某机构
尊重流浪者自由的救助更有人情味
陪球陪得副县级,该反思什么
谁把国人的脸
变成整容试验田
国企车补5300元
是在污名化“车改”
急救车收费
不能靠家属议价
4G时代,电信业谁主沉浮
能力与负担皆为第一
不是双赢的理想成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能力与负担皆为第一
不是双赢的理想成绩

能力与负担皆为第一

不是双赢的理想成绩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策划的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今日公布结果,上海中学生再度高居榜首。但同时,上海学生也以平均每周花13.8小时做作业的“纪录”,成为“课业负担”项的第一名。(12月4日《人民日报》)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评价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的项目,主要考察不同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末期学生,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布的结果显示,上海学生在数学方面表现极为出色,平均成绩613分,86.8%的学生达到或超过了OECD平均成绩(494分)。在阅读和科学素养方面,上海学生以平均成绩570分位居阅读类第一名,上海科学平均分为580分,也位居第一。

取得傲人成绩的背后,上海学生也付出了平均每周作业时间13.8小时、位居全球第一的代价,超出了OECD平均作业时间7小时近一倍。据分析,上海学生校内上课时间平均每周28.2小时,排在第九位,在课外时间,学生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私人家教等其他学习任务。

看到这样的“双重成绩”,让人怎么样也无法真正从心底里高兴起来。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对我们的教育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这种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方式换来的成绩单真的是我们的教育追求吗?

这张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中国基础教育的努力和改观,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领先于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等。但是,相比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在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个双赢的理想成绩,减负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一直为世界所公认,但应试能力较强、创新能力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这不禁又让我们联想到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虽然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不能追求用不健康的方式来换取花哨的成绩。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所学,而在于所用,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久久为功,所以要少走弯路、老路,否则深受其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在学习上,态度主动还是被动有着云泥之别,直接影响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过重的“课业负担”挤压了学生追求兴趣爱好的时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参加测试,或许成绩会更好,至少会更健康。 宋 华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