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掌故
郑邑旧事
知味
新书架
阅汉堂记
绿城杂俎
散文
lh3c12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3

从伊斯坦布尔到阿布扎比,从孟买到迪拜,从北美到欧洲,从澳大利亚到瑞士,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北京到东京,全世界的实物黄金投资人都在期货黄金信心崩盘的两周里,大举购买实物黄金。

黄金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奇观!期货黄金市场冰冷到了“灭绝”的程度,而实物黄金市场却火爆到了“烫手”的行情!

人们不禁狐疑,我们是在谈论同一种东西吗?为什么全世界的实物黄金如此抢手,但期货黄金却“跌跌不休”呢?黄金价格到底哪个市场说了算?

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就需要回顾一下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了。

伦敦金:高贵的出身,私密的做派

19世纪初,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起金本位制度,1盎司黄金被法律确定为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简单地说,就是英格兰银行承诺在3英镑17先令9便士的价位上随时收购一切黄金,并且以法定价格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向市场无限量出售黄金。英格兰银行就是当时世界黄金市场上的最大做市商,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捍卫黄金价格,确保金本位制度安全无虞。

当然,英格兰银行并非亲自赤膊上阵,在市场中叫买叫卖,而是依赖伦敦五大金商来做批发业务,金商们再依靠自己强大的渠道进行零售。其实,金融的本质也是渠道为王,只不过渠道中流通的是金融产品。

伦敦的五大金商几乎都是两三百年的老字号,最赫赫有名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不仅控制着欧洲各国的公债市场,而且也是世界黄金市场的霸主,在19世纪号称是“欧洲第六大强权”。除罗家之外,莫卡塔家族(Mocatta)堪称老二,在伦敦经营黄金业务已历经九代,甚至比罗家的资格还要老。其他三家包括早在1750年就开始金银检验的庄信万丰公司(Johnson Matthey)、夏普斯·皮克斯利公司(Sharps Pixley)和塞缪尔·蒙塔古公司(Samuel Montagu)。

19世纪以来,英国挟其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先发优势,以海上霸权为后盾,以金融实力为杠杆,建立起一个横跨欧、美、亚、非和大洋洲的殖民帝国,垄断着全球原材料与能源的供应,控制着世界市场的划分,掌握着远洋贸易的通道,左右着国际资本的流向。全世界的黄金从南非、加拿大、美国、俄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地的金矿向伦敦汇集,英格兰银行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创造出通行世界的英镑,然后英镑资本与工业制品从英国流向世界市场的各个角落,最终,巨额的利润裹挟着更多的黄金回流到伦敦,完成国际资本的大循环。

经典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为英国的繁荣和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后起之秀德国开始挑战这一英国统治下的造富机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以伦敦为中心的世界黄金循环体系,参战各国不得不暂时停止纸币与黄金的兑换。在战时状态下,南非等英属殖民地的黄金产出直接被划入了英格兰银行的金库,成为英国的战时黄金储备。

“一战”结束后,英国虽然在军事上战胜了德国,但在经济上却遭到了重创。而美国人则坐山观虎斗,由于欧洲的黄金大量流入美国避险,导致美国工业与金融的实力大增。此时,美元的实力已经显著超过了英镑。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在战争中不得不大量印钞的英国,虽然没有出现恶性通胀,但却欠下了巨额的美元债务,从战前美国的债权国沦为战后美国的债务国。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纽约抢了过去,英镑世界货币的霸气已被美元压倒。英国金融元气大伤,导致英镑迟迟不能恢复金本位,英国苦心经营上百年的国际贸易和世界分工的秩序陷入严重混乱。

英镑的弱势被世人看得清清楚楚,美元的强大各国心里更是明明白白。1913年,战前的四大经济强国美、英、德、法,共有黄金储备50亿美元,其中美国最多为20亿,英国8亿,德国10亿,法国12亿。而战后,在四大强国6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总额中,美国已坐拥45亿美元,超过英国5倍以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大英帝国显然无法及时调整霸主的心态,英格兰银行坚持只用英镑定价黄金,而英镑对美元却在明显贬值。

这样一来,南非等产金国就不干了。英格兰银行收兑他们的黄金是按照战时状态的固定价格,而金价明明在上涨,如果继续按固定价格显然就亏大了。当然英国是宗主国,南非不愿背主投向纽约,但他们却急需在伦敦找到一个能真正反映黄金市场价格的出路。

很显然,在伦敦无论是金融实力还是黄金地位,谁能比得上罗斯柴尔德家族呢?于是,罗家在各产金国和黄金经纪商们的共同拥戴之下,召集起伦敦5大金商家族,于1919年9月12日开始了第一次“伦敦黄金定价”。

这一天,黄金首开市场报价的纪录,金价定格为:4.18英镑!

从此以后,每个工作日的上午10:30,伦敦4大金商的代表准时来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伦敦金融城的办公室,他们在一间密室中分别坐下,加上罗家代表一共5人,其他任何人不得入内。他们每人都有一条专线连通到各自公司的交易室,而这些交易室则连接着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黄金经纪商们。罗斯柴尔德的定价密室,正是全世界黄金交易的神经中枢,这间密室将南非的7大金矿、苏联的黄金出口商,南美、澳大利亚以及世界主要的黄金供应商,与香港、中东、印度、东京等地的黄金需求商,以及各国投机者们,紧密地整合成一张世界黄金的产销渠道网络。此刻,全世界都在紧张地等待着当日黄金的定盘价。

在密室中,5人的地位相同,主席自然是罗家的代表。他会首先宣布:“先生们,我们今天从498美元开始。”(1968年后,伦敦金定价使用美元,定价时参考纽约收盘价)紧接着,5人将初始价格用电话通知各自公司的交易室,交易员们立刻开始在电话中向客户询问买卖价格区间,同时更多的客户正在电话线上等待着。很快,各交易室将自己客户买卖的订单整理出来,计算轧差,再迅速反馈回罗家密室。几秒钟之内,5人根据各自交易室的轧差结果,宣布自己是买家还是卖家,或者对这个价格不感兴趣。一般而言,当5人宣布的买卖成交量达到数吨(该数字一直保密),而且买卖双方总量刚好平衡时,则定价生效。如果买卖的数量不匹配,那么主席必须再试一个价,大家又忙碌一番,直到在这个价位上,买卖总量平衡为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