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博古斋
文史杂谈
绿城杂俎
新书架
掌故
随笔
阅汉堂记
lh3c134
lh3c17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史杂谈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史飞翔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句话的出处一直是说法不一。最流行的说法是这句名言出自范仲淹之口。

据南宋名士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小时候有一次到祠堂求签,询问自己日后能否当宰相,签辞表明不可以。于是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那就让我当个良医吧。”结果还是不行。于是范仲淹黯然神伤长叹一声道:“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却不能造福百姓,可悲啊!”算命先生奇怪地问他:“刚才你还想着要当宰相,怎么一下子就落到了要当医生呢?”范仲淹回答说:“人生在世,唯有宰相和医生是最能造福百姓的。既然当不了宰相,那么,身在民间而能造福苍生的最好选择,就只有当一名医生了。”听完这话算命先生感叹道:“你有这份心,日后定能成为真正的宰相!”相传,这就是后世“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清人阮葵生的《茶余客话》、黄凯钧的《友渔斋医话》均有类似记载,只是文字表述稍有不同而已。

另外一种说法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弥留之际告诫子孙的话。据说,诸葛亮的后裔们一直把这句遗训作为他们处世为人的座右铭。或进而为官,报效社稷,光宗耀祖;或退则为医,救死扶伤,造福桑梓。

还有一种说法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乃“医圣”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回乡行医时说的。原话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