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民俗
博古斋
文苑撷英
年画故事
绿城杂俎
随笔
lh3c5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博古斋

饺子小考

陈永坤

饺子在成为弯如弦月的佳肴之前,类似的面食称作馄饨。我国汉代食用馄饨非常普遍。扬雄在《方言》中记载“饼谓之饨……或谓之馄。”其来历据《资暇录》的解释,是“以其浑沌之形”。

关于饺子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周颜之推的文集。他说:“吟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种用屑米面做成的偃月形馄饨,原称作粉角。北方人读“角”作“矫”,于是,饺子的名字诞生了。另说,夜间零时古代叫子时。春节时人们要吃除夕包好的饺子,取“岁更交子”之意,也就是新旧年交替从子时起的意思,饺子的名字便由此而来。饺子又名“扁食”、“煮饽饽”等。

饺子的诞生并不意味着馄饨的消亡,它依然为人们广泛食用的佳品,花色、名目更丰富。广东“云吞”、四川“抄手”等都深具地方特点。元代吴县陆友在《砚北杂志》里还记载一种江苏风味的大馄饨,“每枚用肉四两”,名称“捕株汇”。

饺子和馄饨尽管形状不一,做法不同但饵相同。东周时期成书的《礼记》说:“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所以,有考据家认为饺子的历史已有2600多年。

除文字记载,还可以看到1300多年前完整的唐代饺子,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