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郑州歌舞剧院
欧洲演出回国
小小门球大世界
元宵情境古乐上演
元宵民族音乐会
明晚奏响
庞清佟健二十年无悔梦终了
传递展示“根亲文化”
《魏敬夫人》昨晚亮相
意外?惊喜!
河南男排无缘联赛四强
文物工作围绕民生说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小门球大世界

农历马年春节,洛阳西部的新安县健身广场热闹非凡,四五块标准漂亮的塑胶门球场被围得水泄不通,这里的春节门球赛进行得异常火热,虽然参赛队员个个满头银发,但身姿矫健,活力四射,这让场外围观的年轻人都自叹不如。一球一槌,激起健身大潮。县、乡、村、家庭四级联动,老、中、青、少广泛参与;家庭队、夫妻队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传为佳话,这就是来自中国门球之乡洛阳新安县春节健身的最强音。

门球于1986年3月传入新安时,洛阳市召开专门会议培训各县门球运动骨干。新安县派去参加培训的人回来后,在老县城的大操场上扫了一片空地,用炉渣撒线,把小木棍插在地上当球门,组织老年人学打门球,这就是新安门球运动的开始。1987年5月,第一块沙土门球场在县大操场建成。1999年,新安县树立“提高县城、巩固乡镇、发展农村、启动学校”的工作方针,实现了“门球队超百、参与活动人数超千、场地超50块”的翻番目标。目前新安县门球场地有120多块,门球队300多支,参加门球活动的有数千人。赛场纵横,饮誉四面八方,国家大赛频频获得荣誉。承办全国少儿门球赛和全国老年门球赛,各级媒体聚焦报道,省内外有口皆碑。连续20年获得“全国门球先进单位”、“中国门球之乡”等殊荣。

在新安县,无论城乡、厂矿还是学校,也不分老、中、青、少,一年四季中,都有人打门球。小小门球给当地人带来健康,在新安县石寺镇,随便问当地农民:“农闲的时候,你们干些啥?”许多人都会回答:“打门球。”再到村学校里去问问:“学生们放暑假的时候,组织啥活动没有?”老师们保准会告诉你:“组织孩子们打门球。”正在参加门球比赛的王大爷抽空告诉记者:“门球运动最适合我们老年人,社区的门球活动开展得比较普遍,每天早上5点半到7点半和下午3点到5点,老年人都会来这里打门球,通过打球丰富了晚年生活,更增强了体质,一举双得啊!”

新安县有个门球名人郑新安,是该项活动的带头人。自从学会了打门球,过去爱唱戏的郑新安也不咋唱了。平时忙完地里的活儿、完成清扫的工作,郑新安把闲暇时间全花在了门球场上,连媳妇叫他回去吃饭都叫不动。到了冬天,村里的露天门球场打不成球了,他就骑着摩托车,去离家五六公里的县城一家室内门球场练习。长年累月,郑新安逐渐成为门球运动的“头”,正是有了这样的带头人,才使新安县的门球活动长盛不衰。

小小门球打出大世界,新安之所以能在全国拿到如此多的奖项,是因为新安有重视老年人活动的领导;有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努力工作的新安老体协、门协的老同志们;有一群热心门球事业的“不老松”。河南省新安县门球协会主席王作民说,门球活动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有赛则兴,无赛则冷。多年来,新安县基本实现了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年底有总结,使门球比赛走向了经常化、制度化。该县体育局局长刘红梅介绍,在新安县的50万人口中,有30多万是经常参与各种体育锻炼的健身爱好者,无论是县城的广场,还是田间地头,只要有空闲,大家都会抓紧时间练上一会儿,可以说在新安县几乎人人都有健身的“瘾”。

集健身、休闲、娱乐、技艺、战术于一体的门球运动,让平时不太爱动的老人们都纷纷行动了起来,球友们相互切磋技艺,交流友谊,形成了浓厚的老年人健身氛围,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打破年龄限制,突破城乡局限,门球让豫西小县掀起20余年经久不衰的“全民健身”热潮,成为春节期间新安城乡乐此不疲的“新年大餐”。

本报新安专电

记者 王微晶 刘超峰 通讯员 袁 军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