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热烈祝贺郑州市“两会”隆重召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格织出大和谐
抢抓机遇谋发展 集中供热惠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格织出大和谐
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办事处规范网格运行促提升
社区服务大厅
红色网络教育家园
巡防队员网格日常巡查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郝 旭 邵 婷 文/图

自我市推行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工作以来,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办事处不断完善制度、延伸服务、规范运行、深化提升,着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社区环境,有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指数。

规范完善 整合力量

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办事处不断整合各方力量,畅通渠道促进网格管理的高效运行,通过健全机制,预防网格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切实推进网格为民,网格惠民。

整合力量,畅通渠道。将巡防队员、劳动保障协管员、民调员、计生专干、环卫工人保洁员等统编为网格协管员,划格定责,编织呵护家园的“互联网”。实现了每个网格内有一名正网格长,一名副网格长,一名巡防队员、一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一名民调员、一名计生专干员、一名环卫工人的“两长+五员”网格服务体系。建立街道网格服务QQ群,设置网格居民意见箱44个,每个三级网格长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在分包网格内开展一次流动办公,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拓宽居民参与网格管理的渠道。

健全机制,良性运作。针对网格化管理可能出现脱节的现象,开展 “四个必组织”,即:每日必组织人员对下沉人员下沉情况在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详细录入;每周必组织一次例会、例行巡查;每月必组织一次联合执法;阶段性重点工作时必组织联合执法,实现了网格管理的无缝对接。针对街道科室与各网格在某些问题责任不清的问题,制定了《街道网格化问题责任认定暂行办法》,明确了街道各级网格与街道各职能科室在某些问题上的责任划分,避免了一个问题在网格与街道科室之间来回“飞”的现象。针对网格之间创先争优意识不强的问题,开展了网格管理擂台赛,每月由街道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对二、三级网格长发现,解决问题情况进行汇总公布,形成了网格之间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志愿服务,全民参与。该街道大力倡导居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组建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27支,组织志愿者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动员居民中的老党员、退休民警、教师、医生、退伍军人、积极分子参与,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扶贫帮困的服务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维护稳定的安全员等“九大员”。广大志愿者在各网格长指导下,积极开展社情信息收集、环卫监督、治安巡防、青少年教育、民事调解、爱心服务等多个群众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辖区共有3万余名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为居民群众办好事2300余件,群众反映良好。

打造品牌 创新升华

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办事处依托网格服务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升华,把网格建成街道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效载体。

打造品牌,创新升华。“三定两公开”,打造代表、委员网格服务品牌。将代表、委员编入相应的网格单元,分别担任网格长或网格员。建立了街道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实施代表、委员接待“二定三公开”制度。“二定”即:确定每月15日为“代表接待日”;定期安排1名代表到工作室接待党员群众;“三公开”即:公开代表接待时间、接访代表名单、代表的身份。“两代表一委员”的融入,成为秦岭街道网格化管理的一道风景线。“三公、三不、三访”,打造金牌服务圈。“三公”即涉及网格群众利益的事情,保证“公正、公平、公开”;“三不”即对于来社区办事、反映问题的群众,网格长务必做到“今天能办的事不推到明天,一次能办的事不让群众跑两趟,不能办的事耐心解释不让群众误会”;“三访”即对网格内需要特殊照顾的居民,切实做到平日常访、有困难必访、节日定访。

一社区一特色,亮点纷呈。在金源社区,以“安全服务360,人文关怀你我他”的安全服务模式为重点,完善社区安全服务长效机制,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层次,全覆盖的安全服务,实现了“零事故”的目标。

七色彩虹 延伸服务

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办事处以创建锦艺东社区网格化亮点为带动,以彩虹服务为统领,集中开展了“七色行动”,如今彩虹服务已经成为了秦岭路街道的一张名片。

开展“红色播报行动”,强化教育引导。建立以“红色网络教育家园”为主体,党务政务公开栏、宣传版面以及各类条幅标语为支撑的播报平台,全天候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日常生活常识、各类服务信息的红色宣传教育,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切实把广大居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要求上来。

开展“橙色温暖行动”,促进邻里和睦。广泛开展“楼院一家亲”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融入社区,熟悉邻里,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特别是彩虹活动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彼此熟悉、相互交流的平台,让邻里之间更加熟悉、更加融洽、更加亲密。

开展“金色关爱行动”,帮扶弱势群体。围绕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的实际,针对社区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病残老人、贫困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广泛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等活动,动员引导网格中有能力的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和热心居民等,奉献爱心,扶弱济困,让关爱像金色阳光洒满社区的每个角落。

开展“绿色环保行动”,创建环保型社区。以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广泛开展“美好家园你我共建”、“小家和大家,连着你我他”等活动,大力倡导“低碳出行”、“低炭生活”等理念,引导广大居民爱绿、种绿、护绿,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自觉实施垃圾分类。积极发挥志愿者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建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绿色健康的美好家园。

开展“青色教育行动”, 创建学习型社区。先后建立了居民学校,图书阅览室,开办了社区老年大学、科普大学,为居民学习创造了条件;开设了四点钟课堂,坚持周一到周五定时开放,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场所,也解决了父母上班时间无暇照看孩子的后顾之忧。

开展“蓝色平安行动”,创建平安型社区。以社区监控系统为平台,以定期巡逻、居民调解、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网格为单元,扎实做好安全常识教育、季节性安全防范提醒、外来人员盘查、不稳定对象稳控、电子可视系统监控等工作,着力建立日常安全服务、居民事务调解、社会防范防控、全面可视监控“五位一体”的平安服务体系,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着力提升居民安全感。

开展“紫色文明行动”,倡导文明风尚。以教育引导为切入点,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办法,引导居民树立“告别陋习、文明生活”,“培养健康情趣、享受文明生活”等现代文明之风。组织志愿者进行不文明行为劝阻,开展文明居民、文明家庭评选等,树立文明典型。依托辖区内的文艺骨干,组成健美操队、老年秧歌队等骨干队伍,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通过实施“七色彩虹”行动,把贴心、暖心、舒心的服务像“七色彩虹”一样洒满网格,切实推进了网格惠民,为构建和谐社区,促进新型社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秦岭路街道办事处共排查出社情问题1787起,办结1786起,办结率达到99.94%,台账领域共排查出问题1402起,办结1392起,办结率99.29%,为居民群众办好事3100余件,有效预防、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和问题。

2014年,秦岭路街道办事处又确定了新目标:将在培育亮点上狠下功夫,着眼街道社区的特点,再打造1-2个网格化管理的亮点;在提升素质上狠下功夫,定期举办网格长培训,着力提升网格工作人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健全制度上狠下功夫,把实践中的成功作法和有效经验上升到制度的层面,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在服务群众上狠下功夫,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工作态度,进一步拓展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手段,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着力把网格化管理工作打造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民心工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