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热烈祝贺郑州市“两会”隆重召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格织出大和谐
抢抓机遇谋发展 集中供热惠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抢抓机遇谋发展 集中供热惠民生
管理创新科技进步,双轮驱动郑州热力科学发展“组合拳”提升供热系统,多举措提高供热质量构建供热服务新体系,品质服务提升企业社会形象节能减排勇担当,温暖郑州不添霾
“煤改气”后的政七街热源厂

早春二月,风雪频袭,郑州经历了较往年同期更长时间的低温天气。作为本市最大的供热企业——郑州市热力总公司,依托智能化的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和多热源联网供热的优势,成功应对本轮低温天气,使市民温暖地度过了这个寒冷的早春。

从2009年5月开始,以张舒为党委书记、总经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敏锐地抓住城市框架拉大、优化发展环境和大力改善保障民生的战略机遇,立足郑州,站位全局,积极谋划,确立了以供热主业为核心、持续提高集中供热覆盖率的发展新战略,提出了构建“大热源,大联网,大调度,大客服,大维护”五大格局的发展新思路,实现了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集中供热实现建成区全覆盖

加快热源建设和联网,综合布局城市热网体系,是全市集中供热一盘棋的两个基点,是集中供热事业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多年来,热源建设一直是滞后于城市发展,供热能力增长捉襟见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热力总公司不等不靠,勇于担当,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围绕郑州城建目标,积极谋划热源建设。

五年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热力总公司每年都有新热源开工建设,每年都有新热源投入运行。

2009年8月,经开区热源厂一期2×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建成,向海马集团等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供汽,郑州热力供热市场由民用、商用供热向工业供热领域拓展;

2011年8月,投资800多万元重启东明路锅炉房,满足郑东新区快速增长的供热市场需求。同年11月,航空港区热源厂蒸汽锅炉房建成投运,向富士康IT产业园供热;

2012年11月,南郊热源厂2台58MW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正式向郑州市南部城区供热;

2013年11月,对政七街、东明路原有燃煤锅炉房实施“煤改气”,郑州市集中供热能源结构由单一燃煤型向燃煤燃气复合型转型升级。

新热源的相继建成投运,构建了主次分明、互为补益的“大热源”体系,有效地弥补郑州市供热能力不足。

同时,热力总公司制定了《郑州市建成区集中供热管网建设全覆盖工程发展规划》,优化《郑州市城市集中供热规划(2009-2020)》,使管网建设更具科学性、目标性与可持续性。

五年间,敷设供热主管网251.8×2公里,建成了以建成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布局合理的城市环状热网体系,供热范围覆盖东到京港澳高速、西跨西三环、北起连霍高速、南越南三环200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建成区内管网全覆盖的战略目标。

随着新热源的投运和热网全覆盖战略的实施,到2013年底,热力总公司供热总能力约为3200万㎡,市区热网总长1100公里,热力站973座,总入网面积5700万㎡,工业及商业蒸汽供热能力230吨/小时,资产总额达到50亿元。实际供热面积由2008年的1070万㎡增加到3020万㎡,增速保持在20%,经营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

管理创新科技进步,双轮驱动郑州热力科学发展

随着集中供热规模的扩大和供热管网的延展,传统的单一热源对应一条管网、供应一片区域的供热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供热运行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热力总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供热主管网、重点支线、热力站加装远程监测监控设备,逐年提高热网自动化水平,逐步建立起以热网监控为基础的供热运行生产指挥调度系统。

2011年冬,由热力总公司自主研发的集热网监测、远程调控、生产调度指挥、事故报警和故障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集中供热生产指挥调度系统正式投入运行,首次实现了对整个供热系统的“大调度”,优化了供热资源配置,实现了热力总公司供热运行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历史性转变,也成为郑州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迈向现代化的里程碑。

2012年,中原环保西区供热运行状况纳入调度方案统筹考虑。到2013-2014采暖期,共有968座换热站、2859万㎡的供热面积纳入到“大调度”范围,覆盖率达99.5%。

在大热源、大联网、大调度的基础上,热力总公司实现了六大热源的联网供热,不仅使有限的供热资源惠及更多的市民和用户,同时,联网供热也使热力总公司成功应对了多起重大的热源突发故障,提高了供热运行的保障能力,热力总公司的供热运行管理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组合拳”提升供热系统,多举措提高供热质量

自2010年,热力总公司实施供热管理一体化战略,对传统供热管理体制进行大胆改革,推行“管理到站、收费到户、服务到家”的供热管理服务新模式,供热管理服务范围逐步向终端热用户延伸,涵盖整个供热系统。

以提升供热系统为抓手,以热力站接收、二次网精细化调节和信息化进班组为重点,积极引进供热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并广泛应用到生产运行等各个环节。

实施老旧换热站全面升级改造,规范用户工程建设,完善验收标准程序,建立换热站管理体系,积极开展二次网调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供热实现均衡高效节能,供热质量稳步提升。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和强力推进,截至2013年底,共接管热力站549座,占供热区域内现有热力站的63.3%,建成示范标准站40个,无人值守站在全公司逐步推广。

“大维护”为供热运行保驾护航。

供热管网老化、设施陈旧、故障频发,影响着用户的正常用暖,挑战着供热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2011年6月,组建管网运行维护公司,承担起供热主管网的日常巡查、管理调节、运行维护和抢修抢险任务,运用带温带压堵漏技术实现不停热状态下的管网故障抢修。抢险队伍的专业化,抢险装备的现代化,作业管理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事故预警能力和处理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力地保障了供热运行的连续、稳定。

技术创新提高运营综合效益。

热力总公司坚持“增强安全,提高效能,降低消耗”的大修技改工作原则,突出技术创新和科技含量,以保证供热运行安全和节能减排为重点,有效解决影响供热安全高效运行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热源热效率和管网输送效率。2009年至2013年,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了583项大修技改项目。

在热网工程建设领域,引进GPS定位技术,实现对新建管网所有数据的采集工作。尝试应用无补偿、无固定支墩的直埋先进技术,降低投资和施工难度。设计管道爬行器,对管道洁净度进行拍摄,及时清理打扫,减少管网运行中的堵塞现象,改善运行工况,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

构建供热服务新体系,品质服务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全新的服务理念,丰富的服务内涵,创新的服务方式,真诚的服务态度,有力的保障措施,热力总公司逐步建立起了标准规范、高效便捷的服务新体系,“供热暖身,服务暖心”供热服务新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功地塑造了“阳光服务”品牌。

客服热线升级为30条数字光纤线路,增加用户遗失电话回拨、缴费信息、供热常识的自动查询和信息打印等功能,开通热线电话、短信、客服邮箱三大平台,全面处理用户来电来访和各级主管部门的转办事宜。

推行片区专管员制度,建立起三级客服四档管理五级服务体系。基层班组和专管员按照网格化分区管理,提高服务效率。推行“五个一、十不准”上门服务,开展“八项服务承诺”活动,制定“十五条服务规范”,开展评比竞赛活动,树立服务标杆,比服务、比业绩、比贡献,供热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银企联网代收费方便用户。五年间,已有403个小区、26万户居民纳入到代收费系统,极大地方便了热用户。

“阳光服务”成为热力人闪亮的服务名片。

2009年提出的郑州热力“阳光服务”,已经建立起组织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程序简便化、工作标准化的阳光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入社区,进万家”服务活动,现场提供缴费、开阀、咨询及维修等服务;“冬病夏治”,非运行期走进新用户小区,宣传供热政策,普及供热常识;与媒体合作策划专题活动,开设专栏,为读者和用户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制作便民服务牌安装到小区单元楼栋;张贴注水试压通知单,利用短信平台发送试压提醒和节日祝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阳光服务”活动,使“阳光服务”品牌焕发出无限生机,涌现出了“小葛帮忙、一帮到底”、马师傅工作队、北区女子供热服务班组等一大批服务明星和明星班组,为用户带去了阳光般的温暖。

节能减排勇担当,温暖郑州不添霾

2008年,热力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关停兴隆铺热电厂,对供热主热源进行战略调整,新力三期和郑东新区热电厂成为北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供热主热源,停运郑东新区热源厂和东明路锅炉房,充分发挥热电联产节能、环保效益,提高集中供热运行效益。

坚持开展挖潜增效、节能降耗竞赛活动,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对燃煤锅炉使用新型分层给煤装置,喷涂“杰能王”高温远红外节能涂料,对原政七街配套管网实施“汽改水”,对接收换热站实施改造升级,锅炉吨蒸汽耗标煤量较2008年下降15.6%%,外网每万平方米热单耗下降25%,热力站电单耗下降42%。加大锅炉环保设施投入,安装脱硫除尘和在线监测,南郊热源厂采用先进高效的布袋除尘及循环流化床湿法脱硫技术,安装使用鼓引风机和循环水泵变频等节能环保设备。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气化郑州”和“蓝天工程白皮书”的整体部署与安排,编制完成市区内6个热源厂的“煤改气”工程规划,首批煤改气项目东明路和政七街两座燃煤锅炉房于2013年11月投入供热运行,减少冬季采暖带来的空气污染,温暖不添霾,为建设美丽郑州做出不懈努力。

潮正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

重任在肩,使命在身。有郑州热力人的齐心协力,砥砺前行,绿城的冬天将更温暖、温馨、舒适、祥和!郑州也将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胡利华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