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纠正过度输液 患者是最大受益者
公车拍卖须避免二次腐败
设立“两日”
传递三大正能量
私人体验错解公共话题
老人应受更多的
理解和关爱
罔顾孩子尊严的教育
遗患无穷
不能让制度成为稻草人
政府信息透明 还得快马加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私人体验错解公共话题

2月23日,知名人物于丹在微博发布一条谈雾霾的文字引发网友关注,在获部分网友赞誉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对这段“心灵鸡汤式”的文字难以忍耐,并表示于丹的“心灵鸡汤”是错解“心学”。(2月25日中新网)

于丹在微博上谈到,北京雾霾已经持续至周末,“大家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和它较劲。”随后支招面对雾霾大家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于丹先是佯装对雾霾置之不理,后又竖起精神盾牌,用自我洁净、自我胜利法不让它进到心里,不管她于此事能否做到,但是这一点无疑是做到了:就是将雾霾这样严肃的公共话题偷偷地置换为了私人体验。别人或许做不到,她要先做到的是: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在现实语境中,雾霾就是雾霾,它已强行进入所有人的生活。其实,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起雾了”,曾是人们的传统生活,而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现在,雾与霾已统一在一个词语里,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尤其是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将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不用于丹提醒,民众也清楚,没有谁能够、没有谁敢于和雾霾“较劲”,大概也没有多少人能像于丹那样,“不让雾霾进到心里”,因为常识已告诉人们,雾霾只进到肺里。按照于丹的逻辑,对雾霾的抱怨,都是因为人的内心不够平和,修养没到家,境界不太高,灵魂不够开阔。

于丹的“心灵鸡汤”错解“心学”在于,王阳明心学强调在面临不利时不是单纯的忍,而是知行合一。而将公共话题置换为私人体验,是在有意回避问题根源及追究办法。形不成对雾霾问题的社会共识,置社会公平、公正、正义于一旁,大家都自得其乐,受雾霾之害又毫无怨言,用内心的小宇宙逃避现实,不把雾霾当成民生改善的急切问题,再喝着于丹的“心灵鸡汤”,这真的不是一幅好的图景。

于丹的“心灵鸡汤”早已不止一次两次地被吐槽了,她是不是还可再做这样一碗“心灵鸡汤”:只要凭借精神的牢固防护,就能让纷杂的吐槽只进入微博而进不到自己的心里?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