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纠正过度输液 患者是最大受益者
公车拍卖须避免二次腐败
设立“两日”
传递三大正能量
私人体验错解公共话题
老人应受更多的
理解和关爱
罔顾孩子尊严的教育
遗患无穷
不能让制度成为稻草人
政府信息透明 还得快马加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人应受更多的
理解和关爱

老人应受更多的

理解和关爱

2月23日晚,家住南京盐仓桥东街的一名空巢老人莫名其妙地向邻居门口泼开水,此举引起邻居恐慌便报警。民警到场后通过交流,发现老人内心孤独,情绪上有波动。当天夜里,民警陪老人说话两个多小时,直到老人困倦入睡。 (2月25日《扬子晚报》)

家门口被倒开水的陈女士,平日与老人相处不错,没发生过纠纷。当天白天,老人出门回来后说钥匙不见了,进不了家门,陈女士一家还帮她找钥匙,找了一圈发现钥匙在老人自己的口袋里。

这就好明白了,一个85岁的老人自然不比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年轻人、中年人。一些老人,伴随孤独感和缺乏尊敬能够促进他们的精神衰退,造成诸多的精神失调,譬如:健忘、精神不集中及病态感情反应等。老人向邻居门口倒开水,一种可能是:当时她自己都不清楚怎么就做了那样的事。

谁都有老的时候,人老的时候情况千差万别。那些空巢老人,退休后一开始可能感觉很清闲很舒服,随着年龄的增大,后来就会觉得失落感增多,内心更加孤单。他们孤独无援,生活自理能力也在下降,平时甚至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心理定然会出现问题。渐渐地,举止异于常人的现象就会在这样的老人身上发生。

现在,本土的人口越来越老化,向年纪更大、群体更大的社会转变的趋势已经带来很大的压力,它要求社会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需要,给老人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照顾、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权益保障。

在社会学的解释里,老年人的地位直接地和社会中传统联系在一起。在家庭观念强的社会里,老年人通常有很高的地位,他们是家庭传统的“宝库”,家庭成员的精神源泉。在这样的社会中,老年人的需要能够在家庭和社区里得到满足。但人们也应看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幸运并非能降临到每个老人身上。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已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法律规定将“精神赡养”从道德责任“硬化”为法律义务,无疑能使老人得到更多的关爱。但是,法律是硬性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多数时候却是软性的,可以说,这些年并不乏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之事。子女关爱父母,多数情形下,还是孝心使然,那是一种最真实最自然的感情流露。理所当然,他们的行为也最该让那些不孝之子不孝之女感到羞愧,并受耻辱之困。 伊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