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掌故
博古斋
郑州地理
新书架
文苑撷英
随笔
随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掌故

抄本·刻本·蓝本

陈永坤

抄本:在雕版印刷发明之前,书籍的流传主要靠手抄写,这类书籍叫作抄本,或称为写本。但是,在雕版印刷产生之后,还有许多抄本流传。可以说,版本包括了刻本(印本)、抄本(写本)两大类。凡是抄写、誊写、誊录、抄录、摹写的书,都可以叫抄本。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抄本,当为我国晋人陈寿(233-297)抄写的《三国志》。

刻本:仅指刻印而成的书,与“版本”最初的意义相同。雕版印刷技术产生后,刻书事业有很大发展,许多书商、私家和某些官府都刻图书,宋代大盛。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刻印技术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不同形式的刻本。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唐咸通九年(868)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蓝本:原是古籍版本的一种形式。明清时期,书籍在雕版初成以后,刊刻人一般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若干部,以供校订改正之用,相当于现代出版印刷中的“校样”,定稿本再用墨印。

由于蓝印本是一部书雕版之后最早的印本,由此就有“初印蓝本”之称。后来作为“著作所根据的底本”意义上的“蓝本”一词,就是从“初印蓝本”引申出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