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lh4212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刘华清介绍,依据海军战略和作战使命,在编制海军装备发展规划时,他曾试图以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为核心,组成海上机动作战编队。但他很快发现,这个编队如果没有空中兵力掩护,无法到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的海区作战。而我国的海域自然环境是“北近南远”,南沙群岛距离海南岛800海里之遥,岸基航空兵只能是望“海”兴叹。深入研讨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他又发现,使用岸基飞机非常浪费,因为留空时间短,所需飞机和机场就要很多。再进一步分析,他得出一个结论:不发展航空母舰,海军还是需要发展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靠它们组成海上机动编队;如果发展了航母,这些舰艇既是护卫航母的编队,也是海上机动作战的编队,作战使用效能会大大提高。

刘华清指出,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战,没有航空兵的掩护,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如果发展了航母,并不需要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飞机的性能有所不同,飞机的价格略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很多。因此,发展航母编队,是一个如何调整装备经费使用方向的问题,不需要大量增加装备费。至于技术上能不能自主研制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经与航空、船舶等有关工业部门领导、专家研究,他们认为,条件基本具备。当然,有些特殊装置和技术难关需要认真对待,但也是可以解决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岸基飞机可以代替航空母舰。刘华清断然否定:这在200海里内作战可行,但需要很多飞机和机场,所耗投资也很大,使用效率并不好。用加油机接力怎么样?从战略战役上使用是可以的,但在战术上使用是很危险的。空中加油只能在特有条件下进行,因此它代替不了航空母舰。

刘华清简要分析了世界海军发展形势。撇开美苏两大国不论,法国海军六万人,英国海军七万人,都有航母编队,作战能力比中国强很多。在亚洲,日本已经开始步入海军强国行列。到2000年,日本可能建成拥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50万吨舰船和数百架作战飞机的海上自卫队,其远洋作战能力将远强于中国。印度发展海军的劲头也很足,最近又购买了一艘航母。这些国家海军发展的路径和经验,是值得认真研究并高度重视的,绝不可等闲视之。

刘华清从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发展“近岸海军”得出一条沉痛教训:海军绝不能再搞那些简易、粗糙、水平低、质量差的装备。这种搞法看起来花钱不多,很容易搞成一大堆,部队规模不小,但实际作战能力有限,长远效益很差。

痛定思痛。刘华清说:“我们想通过发展航母,引出海军装备发展的路子来。现在我们这样规划,30年后就会看到效果!”

“我们设想,”刘华清定下航母研制时间表,“‘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鉴于军委常委会议提出,将航母和新一代核潜艇研制“推迟”和“放慢”,刘华清表示“理解”:“目前国防经费很紧张,军委首长是从全局来决策的。”

但刘华清认为:“立项上型号可以暂缓延后,论证预研却不能不做,两者并不矛盾。”

“航空母舰是个大系统,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即使从现在开始搞,也要20年以后才能形成战斗力。”

刘华清坦言:“在我的海军司令任期内用不上它。以后,按五年一个任期,要到第五任海军司令看能否用得上。现在如果不开始着手搞预研,即使21世纪中央决策上航母,那时也还得要20年。”

“应该支持我们搞预研!”刘华清据理力争:第一,从经费上看,2000年以前并不需要花太多的钱,从拨给海军的装备费中也可以解决;第二,从技术上看,发展航母有各方面好处,可以带动国家和国防需要的有关技术的发展;第三,预研过程中,可以对航母的战备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摸得更透,有利于中央和军委科学决策。

“最后强调一下,”刘华清在结束他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补充汇报”时,再次诚恳表明心迹,“我今天汇报对搞航母的理由、条件、时机的看法,绝不是对军委决定有什么不同意见。我们一定服从上级的指挥,请不要认为我们好大喜功,不务实际。”

时论评价:刘华清这次对中国航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汇报,精心选择了一个能最大限度降低最高决策层顾虑的切入点:着重分析航母的作战费效比。就是说相对于发展其他武器装备,对航母的单位投入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效益。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20世纪80年代,要发展航母,经费始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瓶颈。公开的历史数据显示,1985年中国军费总投入仅为192亿元,还不够买一艘美国大型核动力航母。基于此,刘华清在汇报中首先明确将航母上型号的时间设定为三个五年规划完成之后的2000年,然后着重澄清了几个让航母工程变得遥不可及的观念:一是航母编队并不需要全部新造,编队中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就可以与机动编队共用;二是基于制空权的需要,就算没有航母,飞行半径较小的航空兵还是要发展,而发展航母并不会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把这些飞机改成舰载机,还可以节省大量陆地机场建设费用。因此,刘华清得出结论:发展航母编队,是一个如何调整装备经费使用方向的问题,不需要大量增加装备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航母,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

魂牵航母情,怀萦强国梦,碧海为证,苍天可鉴!

为实现中国航母梦谋篇布局

刘华清的汇报,在年轻的总参装备部部长贺鹏飞心灵引起的冲击,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作为开国元帅贺龙之子,他对刘华清并不陌生。在他步入军旅司职总参装备部综合计划处参谋和副处长期间,时任总参谋长助理和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尽管如此,刘华清关于海军装备发展战略的一番宏论,还是令他惊叹叫绝,敬慕有加。

刘华清两个多小时的“汇报”,无疑对贺鹏飞的人生命运和军旅仕途产生了重大影响。从1987年11月到1992年10月的五年间,刘华清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和中央军委副主席,主管全军现代化装备建设。深谙刘华清装备发展思路的贺鹏飞成为其麾下一员得力干将。1992年11月,刘华清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不到一个月,贺鹏飞便“空降”海军,升任分管装备科研的海军副司令员,成为刘华清海军战略和海军装备发展战略的忠实践行者。这是后话。

刘华清的汇报,在总参、国防科工委产生了重大反响,并对中央军委研究制定军队中长期装备发展规划形成了直接影响。

刘华清很释然,也很淡定。几十年战火硝烟的洗礼和宦海沉浮的磨砺,早已练就他“山崩于前色不变、水决于后神不惊”的沉稳气魄和坦荡胸襟。当然,这种释然与淡定,更源自于他的自信与果敢。因为豁达自信,所以释然;因为无畏果敢,所以淡定!

21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