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郑州爱心市民活体捐角膜传递光明
明年底前建阶梯气价制度
绝大部分居民不用多掏钱
空姐机舱起舞 机长分心观看
兼拍庆祝场景 下机就丢饭碗
中学生撞损汽车
留纸条致歉寻车主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会见米歇尔
彭丽媛书写“厚德载物”赠米歇尔
“雪龙”号加入搜索队伍
俄美开打制裁战
十一部委联合调研航空港
俄罗斯批准克里米亚入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爱心市民活体捐角膜传递光明

(上接一版)2月15日,耿斌委托同事将这条“急需寻找眼角膜患者”的消息发到网上,随即被快速传播,获得广泛关注,大家有的为他点赞加油,有的表达自己的关心与感动。

一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后,想起郑州市眼库设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是他就跟那边的眼科主任陈鹏联系了一下,得知刚好有一个病人正在住院,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如果再等不到角膜,她的眼球就要摘除了。

得知耿斌要捐献眼角膜的消息,郑州市眼库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找到了他,耿斌当即签下了捐献角膜志愿书。签完字后,耿斌安慰妈妈说:“妈,没事啊!你一哭我也要哭了,放心吧,没有事儿,放心吧,没有事儿,不要害怕。”

2月17日上午9时,耿斌的手术开始了。

此时3公里之外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接受捐献的王大姐一家正在焦急地等待。

52岁的王大姐是河南汝阳县的一位农民,患有角膜溃疡,之前她们全家等待角膜源已经等了40多天,如果再不等来,她就随时可能因为眼球穿孔而失明。

王大姐的丈夫激动地说:“她一直在等,就在等待无望的情况下,突然等到了,一个大好人,来捐献眼角膜,俺们夫妻一夜都没有睡着,睡不着,太激动啦!我感谢他,我今生一辈子都感谢他,给俺老婆光明。”

9时36分,耿斌的右眼眼角膜被顺利剥离,医护人员火速将这个充满着爱心的角膜送往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开始为王大姐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11时,耿斌的手术顺利结束,就在此时王大姐的手术也顺利完成了。

医生告诉记者,王大姐恢复得很好,术后第二天换药时就有光感了,视力正在逐步恢复。耿斌的状况也不错,已经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前王大姐的家人专门去医院看望了他。

王大姐的丈夫告诉记者:“等百年以后,我也要把器官捐献给医院。”

这个故事很感人,但它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现在我国每年都有二三十万盲人需要移植角膜,但是因为捐献不足,能够如愿的患者却只有5000左右。要让更多的盲人重见光明,就需要进一步推进角膜捐献。这是爱心的传递,也是生命的延续。 本报记者 汪辉 丁友明

据央视3月21日《焦点访谈》 整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