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乐坛
博古斋
新书架
郑邑旧事
商都钟鼓
随笔
tpzz244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乐坛

忆高登洲先生

李 超

音乐教育家高登洲先生仙逝。他是我舅姥爷,生于1914年,寿至期颐。亲友曾相约到南京探望这位百岁老人,未及成行,竟成永久的缺憾。

上世纪20年代,中牟县城用芦席搭起的剧场里,常常会见到一位面容清秀的总角少年,趴在舞台边乐队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头把弦。回到家里,一把自制的小胡琴,便响起稚嫩的梆子调。

30年代,从简易师范毕业的高登洲留校当了一名音乐教员,宛如《早春二月》里的萧涧秋,风流倜傥,风华正茂。课堂上,吹拉弹唱,他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课堂下,他苦练民族器乐,无论春夏秋冬,风晨雨夕,板胡、二胡、洞箫、琵琶,城北的小河边,常常会响起他那悠扬的乐曲声。来中牟演出的外地戏班班主都会慕名来请高先生拉第一场的头把弦,因为此时他的琴艺已经名满开封,班主们都以能请到他为荣,尽管此时的他还不满20岁。

1938年,开封沦陷,抗日的一腔热血在这位文弱书生胸中沸腾,他毅然告别年迈双亲和娇妻幼子,投笔从戎。

在炮火纷飞的抗日前线,他随战地服务团,用琴声鼓舞将士们奋勇杀敌。

在中央训练团干训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声乐、民族器乐和钢琴。

在重庆国立音乐院,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国立音乐院,是当时我国最高的音乐学府,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他从一个拉着梆子调,土得掉渣的农村孩子,靠着自己的天资与勤奋,站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音乐讲坛上。

在无锡,高登洲与盲人音乐家阿炳相识。高教授告诉阿炳,国家要为他出版《阿炳曲集》,他和几位教授受命为阿炳记谱和整理。他们用一台破旧的钢丝录音机,录下了阿炳优美却不甚清晰的琴声。舅姥爷视为天籁之音,全神贯注地辨识着每一个音符,一遍又一遍记录校对,直至准确无误。

在南京艺术学院,担任基础乐理教研室主任的他,编写出版了《视唱练耳教程》,成为各艺术院校的选定教材。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基础乐理教育。

上世纪70年代初,他携女儿回乡探亲,得知我喜欢画画,回去后便寄了许多书给我。1977年,我出差路过南京,到青石村去看他,老人非常高兴,饭后还即兴为我弹了一首钢琴曲。

老人家去了,愿音乐美好着他的天国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