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乐坛
博古斋
新书架
郑邑旧事
商都钟鼓
随笔
tpzz244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商都钟鼓

装相装蒜及装孙子

吴文玺

“装”这词,起初并无贬义。据传,最早乃是指说衣装。人类刚刚成人的时候,没有衣装。每一个真实的男女皆赤条条地晃来晃去,没有谁觉得谁不雅。后来,一些早熟的人,先知的人,有思想的人渐开教化,人类开始萌生羞耻之心,裆部最先被树叶兽皮之类的自然之物所捂盖,开了衣装之先。所以,“装”,便衍生了装扮、假装、做作、改变原样的意思。这层意思的“装”,统称“装相”,特指的时候,也叫“扮相”,装装样子糊弄糊弄罢了。有文化的人雅称为作秀。

“装”这事,由来很久,老早就有典范。像孙膑装疯、周瑜装死、刘备装哭、司马懿装病、姜子牙装钓鱼、安禄山装婴儿等等。有装出钱财的,有装出红颜的,有装出权势的,也有装出天下的,也有像祢衡那样才装了三趟就把小命装丢了的。

历史上这些“装”的事,眼见得是越走越远。现实版的“装”事新编正在以各种不同的范本渗透我们的生活,我们似乎已经走进一个无人不装无时不装无事不装的大时代。

黄口小孩子,每天排日程,装的像个大人,一副深沉状,世故状,老油条状。早就过了而立立马奔四了,还在嗲声嗲气的装娇:“你的包包好好看喏!”满嘴说着“狗狗”、“饭饭”、“睡觉觉”这样的奶腔。离婚三次装初恋,生育两胎装处女,五十岁的大爷叫男生,更年期的大妈叫女童鞋。有钱的装穷,没钱的装阔,二代们装横,自恋狂们装萌,下属面前装大,领导面前装乖,群众面前装傻,知道真相的发言人装蒜……装酷,装楞,装嫩,装纯,装糊涂,装洋相,装鬼脸,装无辜,装聋作哑,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装神弄鬼……不装,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装,是一门学问。比方装蒜,原也有些本源。古代中医气疗以为,把大蒜装在身上某个部位的衣袋里,可以激浊扬清,提振体内阳气。顾左右言他之类的装蒜,无关乎中医。装,也要有些勇气,有些艺术,有些策略,有些讲究,有些品位,有些分寸,恰到好处才能成功。装过了,代价异常沉重。俚语说,装得像,强似唱。

最难装的恐怕是装孙子。安禄山那样的大腕,也只能装装杨玉环的儿子,从来不敢冒险去装那谁谁家的孙子。装孙子装出水平的,有名气的,入史的,没有查到。或者因为装孙子的人多,留名不宜,或者因为装孙子的道行不深,不合绳墨,上不得台面。媚上、晋职、拍马、溜须、讼案、求财、苟命……但凡需要低头的,不装孙子,就找不到大爷。在唯大爷是大爷的土围子里,找不到大爷,下场很悲惨。

其实大爷们也不糊涂,知道装孙子的孙子们是在装,是在愚弄大爷,大爷们面子上依然很喜欢,大爷们要的是感觉,是在装孙子的孙子们面前耍锛的那种自我陶醉。基于大爷们的这种嗜好,层层装,一拨装给一拨,在孙子们面前刚刚装过大爷的大爷,转眼看见又一个大爷,自己再回来装孙子。大爷有品,有序,乱不得套路,大大爷,二大爷,三大爷……类大爷,准大爷,次大爷,似大爷,伪大爷……因为有大爷,必有装孙子。

装得多了,也就正常了。不装就很另类,没意思,没嚼头。装之于政治、韬略、谋财、交结乃至为人,至关重要。装得得体可以得权势,得金钱,得美女,甚至得天下。装到一定的身份一定的地位一定的序列就可以不装,露出本相。本相这东西也一样很奥妙,偶尔露露可以惊悚震慑,露露之后仍需深藏,一直露,便是无城府,无涵养,无胸襟,无心机,不受待见。必须继续装,越装越深,越装越像,不再有任何破绽,以至于终日活在装里。

装到这样境界,装与不装也就不再有两样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