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李煜和陈叔宝的不同结局
夏天的别样说法
“郑州青年号”
机车诞生记
《无处可藏》
小处不可随便
lh4586
lh459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青年号”
机车诞生记

“郑州青年号”

机车诞生记

王瑞明 郭增磊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让满目疮痍的铁路早日恢复营运,郑州铁路职工对旧有铁路机车、车辆、线路站舍进行抢修,做出了很大贡献,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抢修“郑州青年号”机车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据老师傅们回忆:1949年7月,徐州车厂(当时的徐州车厂归郑州铁路管理局管辖,“车厂”相当于现在的“机务段”)的青年工人(很多来自郑州一带)在车厂青年团的组织下,动员全厂290名工人和14名技术指导,主动请缨,要求利用业余时间,抢修一台被溃退国民党军炸毁的“八一四号”机车。

这台“八一四号”机车当时只剩下锅炉、车架、轮子,其他零部件几乎没有。为抢修这台机车,徐州车厂的青年工人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把其他同类型机车能用的零部件拆换到“八一四号”机车上。因修理条件差,拆换零部件全靠人拉、肩扛。工作现场没有架修车库,所有操作全是露天作业。为把机车锅炉里的86根大型烟管、76根小型烟管中生锈的部分换掉,在没有起重、运输设施的条件下,他们只好用绳索来拉。因靠人力拉相当费劲,体力消耗很大。大家便采用分组轮流往外拉的办法,轮番上阵。不少青工的手磨破了,鲜血直流,他们都忍着疼痛继续干。没有架车设备,他们就用顶镐顶起、枕木垫高,把被破坏的配件换下来,换上能用的部件。因食品供应不足,他们在付出巨大体力消耗的同时,有时还要忍饥挨饿。

经过努力,他们在短短的25天时间内,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把这台“八一四号”机车抢修安装竣工。这台被整修一新的机车诞生后,被铁道部滕代远部长命名为“郑州青年号”。接着机车从徐州出发,途经商丘、开封等站后顺利到达郑州。

1949年8月2日,郑州铁路管理局各处部室及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漯河等地站段的工人代表和青年团员及郑州市各机关团体共2000多人齐集陇海铁路郑州北站(现在的解放路西头车辆段院内),热烈欢迎“郑州青年号”机车胜利抵郑。中共郑州市委及青年团郑州市工委均派代表参加,宋致和市长、郑州铁路管理局吴士恩局长及其他路局领导同志参加了欢迎仪式。之后,“郑州青年号”机车在热烈的掌声中,由首任司机冠大军拉响汽笛缓缓启动,满载着货物在陇海铁路线上行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