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绿城杂俎
新书架
掌故
名人轶事
随笔
随笔
知味
lh4587
lh459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啥都中

张文明

我不是美食家,所以吃啥都不挑剔。甭管蒸馍干饭饺子面条稀的稠的荤的素的,只要填饱肚子,啥都中。应了老辈人说的:“填坑不要好土!”

年轻时工作在流动单位,常常“打一枪换个地方”,过的是“牛郎织女”,团聚不易,因此,也没在意吃什么,便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不知咋的,老了老了,“吃什么”便成了问题。这倒不是没有吃的,而是变更花样成了头疼的事。固然,分灶于儿女,仅剩下我们老两口,咸淡合味,能在一个锅里捞稀稠,但也备不住齿舌相碰,偶发龃龉。譬如妻做饭,总好问一句:“咋吃?”或曰“吃啥?”我这个人喉咙粗,不挑食,往往信口回一句“啥都中”,或者“看着办”,“随便”,简单二三字,不了了之。起先,老伴还不在意,她该做啥做啥。久而久之,再那么回答她,就有了脾气:“啥都不做,我看你吃……!”每至此,我连忙说:“别发火。你随便做,啥都中,我这个人还不好打发?”她却不依不饶:“整日不是面条,就是米饭,再不然卤面、捞面或饺子,我跟你商量咋吃,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可好,老是那仨字,问也白问,我咋参考?”我这才感到了自己的粗心大意,赶忙换了口气:“欸!这样吧,上集买点菜叶,烙两张鸡蛋饼,换换口味。”这才平息了老伴的火气。

也难怪妻发火。做饭的事,几十年如一日,都是她的事。我呢,看书写字摄影会友,从来没过问过一日三餐怎么吃。老伴也是个好劳动者,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统统都是她包圆,一手不闲,见缝插针。仅就每日尤其是中午吃啥饭来说,就是一桩令她苦苦思索又难处理好的事。你想啊!一天到晚,不是面,就是米,做来做去,能有多少花样变更?特别作为家庭妇女,又不是专职厨师,到头来天天跟锅碗瓢盆打交道,能变多少花样?何况,女人又有女人的事,你让她们一门心思地放到做饭上,也不可能,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去翻着花样“改善生活”?因此,做饭前总想听听你的意见,结果是“啥都中”,啥都没说,等于把“皮球”又给人家踢回去。

一天晨练,广场健身,一帮上了年纪的老姊妹,边练边唠嗑,谈起了中午做饭的事,其中一位年过花甲、头发灰白的妇女道:“最头疼的事,是每天晌午吃啥饭?你问掌柜的,他说啥都中。”其他妇女闻听,“欸——”了声发出感叹,内有一耄耋长者接茬道:“这饭最不好做!啥都中,你知道啥饭中?”听到她们谈“啥都中”的问题,我来了神,悟出了她们对“啥都中”的看法——信口的答曰,其实不只是将难题又轻描淡写地回敬过去,而且又加重了难题的成分:作为一个男人,或曰一家之主,人家想求教你吃啥饭,想改改味道,你却丝毫没上心,不领人家的好意,反将问题复杂化,让人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一个男人,不论为自己怎么找理由、打圆场、编说辞,都是难为人!想到这里,我蓦地觉得“言出如剑,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的奥旨。怪不得老伴一听我说“啥都中”就大为恼火!原来,我的回答让她去做“最不好做的饭”。换位思考,若是我们,又该如何?

道听途说,有时也会令人顿悟。人家征求你的意见,想变变家常便饭的风味,她拿不定主意,你不能来个“啥都中”给搪塞回去。当此时也,最好先考虑考虑对方的好心。即使拿不出好的方案,也要冷静冷静想一想。真想不出,不妨去趟超市或饭店,购一些不常吃的汤圆、馄饨、水煎包、糖醋鱼、羊肉泡馍、鸡蛋灌饼什么的,钱不多花,又改善生活,也是个很不错的举措。

从此,老伴再问我咋吃?我再不回答“啥都中”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