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郑在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改革开放 三十年来国运昌
恢复高考 命运之门再叩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恢复高考 命运之门再叩响
[ 马不停蹄奔四方 ][ 内容形式高规格 ]
苦读求知。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那是一次殊为难得的“春之约”;那是一抹改变国运民运,喜迎历史大转折的新曙光;那是一个撬动一代人命运杠杆的支点;那是一段青春岁月的美好记忆……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7年,30年弹指一挥间。这年5月份,《郑州日报》开始策划《我的1977·高考恢复30年特刊》。

[ 快速反应大联动 ]

1977年秋天,国家宣布恢复停止10年的高考,犹如一声春雷,激起了一代人的希望。为纪念这次国运、民运转变的历史性时刻,作为党报,郑州日报肩扛责任担当,心有百姓读者,审时度势,决定出特刊。

这次策划绝对是本报报史上一次快速反应大联动——

当年5月中旬开始策划,最后敲定30位1977年考上大学的河南籍“幸运儿”作为采访对象;5月20日左右,各路人马出动采访;5月底,组稿完毕,开始安排、设计版面;6月8日,以16个版的大容量隆重推出。

特刊就是特别行动。在这次策划运作过程中,报社决策层、编辑部和采访部门形成了高效衔接的大联动,不分“官兵”之差,人人有指标,个个有任务,大家齐心协力要把特刊办好。

[ 马不停蹄奔四方 ]

时过境迁30年,人各一方,变化极大。寻找采访对象,分摊采访任务,实属不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寻找采访对象是办好特刊的起步。为此,报社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个人资源,联系敲定采访对象,最后锁定已经联系上的30位恢复高考首届大学生,作为采访目标。

鉴于许多采访对象散居于天南海北,为提高工作效率,报社打破分工,以熟悉认知对方为前提,许多编辑干起了记者的活儿,远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采访。赴北京采访的“小分队”,克服行、住、吃、打外围等各种困难,从5月22日到23日,两天采访了3位河南籍“老大学生”。有的记者一周内承担了北京、郑州、新密三地5个采访任务,几乎人人都是白天采访,晚上成稿。

[ 内容形式高规格 ]

经过不到20天的快速反应,2007年6月8日,本报《我的1977· 高考恢复30年特刊》盛装面世。

特刊从内容到形式可谓超规格、全面新、大突破,如入“高端、大气、上档次”之佳境——

头版报心位置刊发导读,为特刊“广而告之”;

从5版~20版,16个版面“交给”了30位1977年考上大学的幸运儿,让他们重温那段激情岁月,讲述他们被高考重新规整的命运。

第5版“开启命运之门”作为特刊封面,枣红色的底色,庄重高雅,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其余15个版面,每版安排两位“幸运儿”的图文稿件,其中,大尺度的人物照片实现了郑州日报有史以来的大突破,图文并茂,疏落有序,大气厚重。

咱的特刊有力量。“海量”般的读者点评,特刊以小故事重温难忘岁月,用大手笔诠释国运转折,充分体现了党报风采和品位,值得一读,值得珍藏。

碰巧的是,特刊推出当天也是高考日,报社特意安排专人到各考点发放特刊。在郑州十九中门口,考生家长施女士正在浏览本报特刊,她激动地回忆:“当年我才16岁,一听到要高考了,好高兴哦。”施女士在1978年考上了大学,她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契机,她希望儿子也可以取得好成绩。

“我把这篇文章看了3遍,因为它写出了我的心声。”在郑州十一中大门口,韩先生对《495元上完四年大学》一文深有感触。30年前的韩先生只有20岁,考上大学之后,他靠4年勤工助学,完成大学学业。“这30篇文章,浓缩了吃苦耐劳、勤学励志的精神,应该代代传承!”

特刊勾起了许多过来人的美好回忆。在某出版社工作的董先生说:“我1977年参加高考落榜,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就像特刊所说的,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就是为一代又一代人开启了命运之门。”董先生说,他一定会把这份特刊保留下来,等到儿子高考的时候,把这份特刊给他,让他学习前辈们努力拼搏的精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